[1] 姜静. 延安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 02: 92-95. [2] 杨超. 皖南烤烟质量特色与土壤生态关系研究[D].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2008. [3] 张恒, 王晶君, 孟琳, 等. 贵州省典型植烟土壤氮素矿化研究[J]. 中国烟草科学, 2013, 34(3):1-5. [4] 龙世平, 李宏光, 曾维爱, 等. 湖南省主要植烟区域土壤有机氮矿化特性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 2013, 34(3): 6-9. [5] 李卫, 周冀衡, 张一扬, 等. 云南曲靖烟区土壤肥力状况综合评价[J]. 中国烟草学报, 2010, 16(2): 61-65. [6] 李卫, 张树锋, 向成高, 等.云南文山烟区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分布特征[J]. 中国烟草科学, 2014, 35(6): 44-47. [7] 徐辰生, 陈爱国, 徐茜, 等. 南平烟区植烟土壤肥力评价研究[J]. 中国烟草科学, 2016, 37(4): 24-29. [8] 张加云, 李向阳, 余凌翔, 等. 云南省新烟区土壤肥力状况综合评价[J].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24(4): 1386-1389. [9] 何元胜, 杨美仙, 亚平, 等. 临沧烟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J]. 中国烟草科学, 2014, 35(3): 23-26. [10] 许自成, 王林, 肖汉乾. 湖南烟区土壤pH分布特点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4): 830-834. [11] 郑立臣, 宇万太, 马强, 等. 农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04, 23(5): 156-161. [12] 刘挺, 何昆, 万辉, 等. 四川凉山烟区土壤肥力综合评[J].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23(6): 101-104. [13] 石彦琴, 陈源泉, 隋鹏, 等. 华北平原不同耕层厚度对夏玉米土壤养分影响试验初报[G]//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 2008. [14] 胡国松, 郑伟, 王震东, 等. 烤烟营养原理[M]. 北京: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15] 江厚龙, 刘国顺, 杨超, 等. 基于GIS丘陵土壤分区与烤烟推荐施肥研究[J]. 中国烟草科学, 2013, 34(2): 10-17. [16] 周米良, 邓小华, 黎娟, 等. 湘西植烟土壤pH状况及空间分布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2,09: 8014-85. [17] 张喜峰,张立新,高梅,等. 不同氮肥形态和腐殖酸对陕西典型生态区烤烟化学成分和产质量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13,06:60-67. [18] 左兴俊, 徐树建. 临沂烟区土壤养分状况和烟叶质量及关系分析[J]. 中国烟草科学, 2010, 31(5): 49-52. [19] 江厚龙, 张保全, 李钠钾, 等. 重庆植烟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烟草科学, 2014, 35(5): 67-73. [20] 尹永强, 何明雄, 邓明军. 土壤酸化对土壤养分及烟叶品质的影响及改良措施[J]. 中国烟草科学, 2008, 29(1): 51-54. [21] 王子芳, 高明, 魏朝富, 等. 植烟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及适宜性评价——以重庆市彭水县为例[J]. 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30(1): 98-103. [22] 杜舰, 张锐, 张慧, 等. 辽宁植烟土壤pH状况及其与烟叶主要品质指标的相关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9, 40(6): 663-666. [23] 王龙, 叶协锋,张梦梦, 等. 福建土壤pH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41(1): 359-360, 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