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会玉,张明阳,林振山.建国以来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J].资源科学,2004,26(1):107-112.
[2] 赵永敢,李玉义,逄焕成,等.四川省粮单产时空变化及其动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370-374.
[3] 程英,刘普幸,白杨,等.甘肃省粮食产量时空变化、驱动因子和趋势预测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4):225-228.
[4] 马树庆.气候变化对东北区粮食产量的影响及其适应性对策[J].气象学报,1996,54(4):484-492.
[5] 廉毅,高枞亭,沈柏竹,等.吉林省气候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1):46-49.
[6] 仇方道,钱进,佟连军,等.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1):11-15.
[7] 安徽统计局.1991-2010安徽统计年鉴[M].安徽: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2-2011.
[8] 国世友,陈莉,袁艳慧.黑龙江省 40年降水变化[J].黑龙江气象,2001 (3):20-23.
[9] 苗爱梅,武捷,贾利冬.近 51a山西气温变化特征及趋势研究[A].第26 届中国气象学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北京,2009: 1044-1057.
[10] 殷培红.气候变化与中国粮食安全脆弱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44-69.
[11] 卢纹岱主编.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第 3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391-447.
[12] 何秀丽,张平宇,刘文新.东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序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5):360-363.
[13] 朱再昱,李风琦,余玉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7):119-124.
[14] 段学军.长江流域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16(1):30-34,39.
[15] 高倩倩,邢秀凤,姚传进.基于逐步回归分析的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经济,2010(9):145-147.
[16] 蔺涛,谢云,刘刚,等.黑龙江省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2):307-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