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PCC. Chimate Change 2001[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1-2. 
[2] 秦大河,陈振林,罗勇,等.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2):63-73. 
[3] 张宇.近 40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特征初步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1995,16(3):1-4. 
[4] 丁一汇,戴晓苏.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J].气象,1994,20(12): 19-26. 
[5] 祝新建,杨又英,胡宝霞.气候变暖对获嘉县农业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气象,1999(1):33. 
[6] 祝新建,胡宝霞.气候变暖对获嘉县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影响[J].河南气象,1999(2):29. 
[7] 祝新建,耿俊平,苗国柱.灾害性天气对获嘉县农业生产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7(19):221-225. 
[8] 池再香,白慧.黔东南地区近 40 年来气候变化研究[J].高原气象, 2004,23(5):704-708. 
[9] 林培松,李森,李保生.近 50年来海南岛西部气候变化初步研究[J].气象,2005,31(2):51-54. 
[10] 韩世刚,周杰,何军,等.1960—2006年重庆高温日数时空变化特征[J].气象,2009,35(9):68-76. 
[11] 任国玉.地表气温变化研究的现状和问题[J].气象,2003,29(8):3-6. 
[12] 杨之远.灾害性天气对台湾农业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 1991,12(1):56-62. 
[13] 祝新建.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和病虫害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062-7064. 
[14] 祝新建,王新红,张红卫,等.河南省获嘉县农田水分供需特征及秸秆覆盖效果分析[J].气象,2009,35(9):98-103. 
[15] 朱自玺,赵国强.覆盖麦田的小气候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2000,11 (A06):112-118. 
[16] 程林海.土壤干旱对农作物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 1995,7(4):233-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