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幼坡,马亚杰,刘瑞兴.日本防灾公园的类型、作用与配置原则[J].世界地震工程,2004,20(4):27-29.
[2] 雷芸.阪神·淡路大地震后日本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与建设[J].中国园林,2007(7):13-15.
[3] 许浩.日本防灾对策经验与启示[J],新建筑,2008(6):72-76.
[4] 沈悦,日本公共绿地防灾的启示[J],中国园林,2007(7):6-12.
[5] 李延涛,苏幼坡,刘瑞兴.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思想[J].城市规划, 2004(5):71-73
[6] 李景奇,夏季.城市防灾公园规划研究[J].中国园林,2007(7):16-22.
[7] 付建国,梁成才,王都伟,等.北京城市防灾公园建设研究[J].中国园林,2009,25(8):79-84.
[8] 苏群,黄耀志.国内城市防灾公园规划研究进展[J].北京规划建设, 2011(5):107-111.
[9] 马亚杰,苏幼坡.城市防灾公园的安全性评价[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5,12(1):50-52.
[10] 都市绿化技术开发机构.防灾公园计划·设计ガイドライン[M].东京:大藏省印刷局,1999:32-35.
[11] 李树华,李延明.园林植物的防火功能以及防火型园林绿地的植物配置手法[J].风景园林,2008(6):92-97.
[12] 李树华.防灾避险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0-105.
[13] 朱丽娟,张玉书,杨秋生.郑州市老城区防灾绿地建设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园林,2011(11):84-86.
[14] 朱红霞,康亮.城市绿地防灾避难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北方园艺,2008(12):139-141.
[15] 王奇颖,.中山公园防灾减灾功能调查评价[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0(10):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