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祁述雄.中国桉树(第 2 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67- 168.
[2] 联合国粮农组织.桉树栽培[M].意大利罗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979:484-485.
[3] W.E.希里斯,A.G.布郎.桉树培育与利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221-223.
[4] 项东云,陈健波,陈崇征,等.广西耐寒桉树研究进展[J].广西林业科学,2002(4):178-180.
[5] 陈健波,项东云.广西耐寒桉树育种研究现状与对策[J].广西林业科学,2003,32(1):7-11.
[6] 罗建中.我国耐寒桉树的种质资源及其遗传改良[J].桉树科技, 2006,23(1):24-31.
[7] 陈建忠.极值分布在邓恩桉造林地垂直选择的应用[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6,26(3):262-265.
[8] 刘友全,李志辉,马英,等.速生耐寒邓恩桉在桉树分布北缘区的适生性[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27(2):66-69.
[9] 黄德龙,黄秀美,吴载璋,等.耐寒桉树树种及种源引种试验[J].林业科技开发,2003,17(6):18-21.
[10] 吴良栋,陈强,余青云,等.福建南平引种赤桉和邓恩桉试验[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6):21-23.
[11] 张宪政.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乙醇混合液法[J].辽宁农业科学,1986(3):26-28.
[12] 高俊风.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2-114.
[13] 侯智勇,洪伟,李键,等.不同桉树无性系光响应曲线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9,29(2):97-102.
[14] 叶子飘.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新模型及其应用[J].生物数学学报, 2008,23(4):710-716.
[15] 王学奎.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第 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7-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