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唐海明,汤文光,肖小平,等.冬季覆盖作物对南方稻田水稻生理生化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6): 1176-1182. [2] 唐海明,汤文光,肖小平,等.双季稻区冬作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34(2): 213-219.
 [3] 隋启军,杨万林,李先平,等.关于中国南方发展冬种马铃薯生产存在问题的思考[M]//陈伊里,屈冬玉.马铃薯产业与农业现代化.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201-205.
 [4] 陈家旺,陈汉才,潘荣新,等.广东地区马铃薯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6(1):87-89.
 [5] 刘晓津,方志伟,李一聪,等.广东冬种马铃薯不同肥效试验[J]中国马铃薯,2010(1):26-27.
 [6] 吴永志,李柱栋,曾南.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J]广西农学报,2010(1):48-49.
 [7] 吕巨智,梁和,梁运波,等.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土壤温度、水分及冬种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09(2):9-12.
 [8] 陈惠阳,冯颖竹.不同栽培方式对冬作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1(12):15-16.
 [9] 陈素英,张喜英,斐冬,等.玉米秸秆覆盖对麦田土壤温度和土壤蒸发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0):171-173.
 [10] 范士杰,王蒂,张俊莲,等.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田间土壤温湿度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0):216-220
 [11] 何长征,刘明月,龙华,等.不同覆盖方式对冬闲田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11):249-252.
 [12] 刘明月,何长征,熊兴耀,等.长沙地区春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J].中国马铃薯,2005,20(5):265-269.
 [13] 王连喜,钱蕊,曹宁.地膜覆盖对粉用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1(5):68-72.
 [14] 夏自强,蒋洪庚,李琼芳,等.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水分的影响及节水效益[J].河海大学学报,1997,25(2):39-45.
 [15] 李秀清.地膜覆盖不同方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及抗寒性的影响试验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07(2):85.
 [16] 谢开云,王晓雪,王凤义.我国冬闲稻田马铃薯生产的潜力与问题[J].中国马铃薯,2010,24(6):370-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