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代夫,刘庆昌.中国甘薯育种与产业化[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11-16.
[2] 陆漱韵,刘庆昌,李惟基.甘薯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3] 张真,徐进,张光进,等.施氮量对迷你型甘薯产量及商品率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07(3):306-308.
[4] 刘鲁林,木泰华,孙艳丽.不同品种甘薯块根营养成分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2008(1):39-41.
[5] 陆国权.日本甘薯育种研究新动向[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6(4): 20-23.
[6] 陆国权.甘薯品种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7] 赵文静,陆国权.桔红心甘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08(1):56-58.
[8] 张新源.脱毒甘薯的化学和肥水调控[J].中国农技推广,2003(6):44.
[10] 王萍,刘虹,樊立强,等.甘薯高产优质大面积综合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4(2):23-25.
[11] 刘志坚,李建国,牛春放,等.早熟甘薯品种的特点与双季高效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4(3):20-21.
[12] 盛家廉,袁宝忠.甘薯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0: 114.
[13] 张真,季志仙,张光进,等.入土节数对迷你型甘薯产量及商品率的影响[J].作物杂志,2007(2):48-50.
[14] 张真,徐进,张光进,等.施氮量对迷你型甘薯产量季商品率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07(3):306-308.
[15] 刘保健,吴列洪.特色食用型甘薯在宁海县的试种表现[J].浙江农业科学,2005(6):467-468.
[16] 朱建军,吴列洪,李兵,等.甘薯浙薯 13在浙南山区的试种表现[J].浙江农业科学,2005(2):135-136.
[17]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甘薯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