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宇,田恬.超高产水稻生理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3):1-3.
[2] 左科生,李育,钟平安.水稻理想株型与超高产育种的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3,15(1):37-42.
[3] 杨仕华,廖琴,胡小军,等.我国常规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分析[J].中国稻米,2009(5):1-4.
[4] 王月华,何虎,潘晓华.我国水稻育种技术发展历程回顾[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2):26-28.
[5] 林青山,江奕君,程俊彪,等.优质、 超高产水稻新品种胜泰 1号的选育[J].广东农业科学,1999(3):4-6.
[6] 贾德涛,许明,王楠,等.北方粳型超级稻沈农 265根系特征的初步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6(4):443-447.
[7] 张三元,张俊国,赵劲松,等.优质、 高产、 多抗水稻新品种吉粳 88选育研究[J].作物研究,2007(3):222-226.
[8] 吕彬.优质早熟超级稻品种龙粳 18 的选育[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5):7-10.
[9] 李开斌,张天春,阮文忠,等.优质超级稻新品种楚粳 28号的选育及应用[J].中国稻米,2014,20(2):88-89.
[10] 赵俊峰,翟中兵,吴海亚,等.优质稻合美占在武穴市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1(12):59-60.
[11] 杨守仁,张龙步,陈温福,等.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J].中国水稻科学,1996,10(2):115-120.
[12] 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进展[J].中国稻米,2008(1):1-3.
[13] 张现伟,唐永群,李经勇,等.属间远缘有利基因在水稻遗传育种上的利用[J].分子植物育种,2012,10(22):1157-1163.
[14] 赵激.中国杂交水稻与常规稻产量和稻谷品质的比较分析[J]杂交水稻,2008,23(2):1-4.
[15] 刘广林,陈远孟,陈传华,等.广西优质常规稻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J].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1):1646-1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