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吉振,张天平,徐卫红,等.国内优质烤烟施肥研究进展[J].广西农	业科学,2005,36(6):539-543. 
[2]	白聚川,董占能,张皓东.烟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26(5):41-43. 
[3]	苏德成,刘好宝,窦学涛,等.烟草栽培[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1. 
[4]	李文芳,杨世俊,文赤夫,等.土壤有机质的环境效应[J].环境科学动态,2004(4):31-32. 
[5]	何牡丹,李志忠,刘永泉.土壤有机质研究方法进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3):249-251. 
[6]	左天觉.烟草生产、生理与生物化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10-20. 
[7]	杨帆,李荣,崔勇,等.我国有机肥料资源利用现状与发展建议[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0(4):77-81. 
[8]	陈延.湖南烟草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9]	李姣.不同有机肥对烤烟根际土生物活性及烟叶品质的影响[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3. 
[10]	孔露曦,赵敬坤,黎娟.有机肥料对土壤及作物作用的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2010(2):83-86. 
[11]	张军,韦谊.靛酚蓝分光光度法在烟叶样品总氮含量测定中的应用[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1,30(06):538-541. 
[12]	游秀花,蒋尔可.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化学性质的比较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3):357-360. 
[13]	姚槐应,黄昌勇.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及其实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56-157. 
[14]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30-108. 
[15]	王利辉.不同来源有机肥及其配合施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07. 
[16]	张金波,宋长春.土壤氮素转化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科学,2004,29(1):38-43,46. 
[17]	左丽锋.菌剂与不同肥料配施对土壤肥力及玉米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D].太谷:山西农业大学,2005. 
[18]	李立新,何宽信,肖仁平,等.不同施磷量对烤烟主要产质性状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4,25(1):28-31. 
[19]	章新,李明,杨硕媛,等.磷素水平对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091-5093,5109. 
[20]	胡征.烟草专用生物有机复合肥的制造及效果[J].耕作与栽培,2004(4):29. 
[21]	徐岩.有机肥优化土壤微域环境的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03. 
[22]	宋承鉴,宋月家,周恩肖,等.广西植烟土壤特征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1994(2):5-9. 
[23]	郭瑞英.设施黄瓜根层氮素调控及夏季种植填闲作物阻控氮素损失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7. 
[24]	陆引罡,王家顺,赵承,等.有机-无机专用混配肥对烤烟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8,39(2):334-337. 
[25]	黄平俊.施氮及采收方式对烤烟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5. 
[26]	彭华伟,刘国顺,吴学巧,等.生物有机肥对烤烟氮磷钾积累、吸收和含量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8,29(1):2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