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8-12.
[20] 库文珍,彭克勤,张雪芹,等.低钾胁迫对水稻苗期矿质营养吸收和植物激素含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1):69-75.
[21] 陈范骏,米国华,刘建安,等.玉米自交系木质部伤流液中氮素形态差异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1999,32(5):43-48.
[22] 周明耀,赵瑞龙,顾玉芳,等.水肥耦合对水稻地上部分生长与生理性关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8):38-43.
[23] 刘菲菲,魏亦农,李志博,等.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1):11-14.[1] 康绍忠主编.农业水土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9.
[2] 杨美林,谭红,沈嘉祥.微生物生产天然型脱落酸研究的新进展[J].云南大学学报,1996,11(4):203-208..
[3] 张志良,瞿伟菁主编.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4] 许智宏,薛红卫主编.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0.
[5] 柏彦超,钱晓晴,沈淮东,等.不同水、氮条件对水稻苗生长及伤流液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1):76-81.
[6] 梁建生.脱落酸与汽压亏缺对向日葵气导度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17):41-45.
[7] 奚振邦编著.现代化学肥料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6.
[8] 范苏鲁,苑兆和,冯立娟,等.水分胁迫对大丽花光合作用、蒸腾和气孔导度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8):119-122.
[9] 杨建昌,乔纳圣·威尔斯,朱庆森,等.水分胁迫对水稻叶片气孔频率、气孔导度及脱落酸含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1995,21(5):533-539.
[10] 张淑兰,王化庆.脱落酸在植物对不良环境响应中的作用[J].昌潍师专学报,2000,19(5):23-25,41.
[11] 王臣立,韩士杰,黄明茹.干旱胁迫下沙地樟子松脱落酸变化及生理响应[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29(1):40-43.
[12] 宋纯鹏,王学路译.植物生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3] 张卉,尚双华,刘俊,等.产脱落酸真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研究[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7,21(3):170-173.[14] 王清泉,陈云,谢虹,等.干旱氮素交互作用对玉米叶片水势、气孔导度及根部ABA与CTK合成的影响[J].农业生物技术科学,2004,20(3):20-21,32.
[15] 陈骎,梁宗锁.气孔导度对空气湿度的反应的数学概括及其可能的机理[J].植物生理学报,2013,49(3):241-246.
[16] 谢甫绨,孙海姝,张慧君,等.磷素对不同品质类型大豆光合生理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2,31(2):232-236.
[17] 卢成达,郭志利.花铃期棉花光合日变化研究[J].农学学报,2012,2(06):6-9.
[18] 刘丹,姜中珠,陈祥伟.水分胁迫下脱落酸的产生、作用制及应用研究进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1):34-38.
[19] 段勇华,赵德刚.不同缺素处理对贵州地方水稻品种光合生理特征影响的研究[J].种子,2011,30(7):8-12.
[20] 库文珍,彭克勤,张雪芹,等.低钾胁迫对水稻苗期矿质营养吸收和植物激素含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1):69-75.
[21] 陈范骏,米国华,刘建安,等.玉米自交系木质部伤流液中氮素形态差异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1999,32(5):43-48.
[22] 周明耀,赵瑞龙,顾玉芳,等.水肥耦合对水稻地上部分生长与生理性关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8):38-43.
[23] 刘菲菲,魏亦农,李志博,等.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1):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