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lcolm E, Sumner R N. Sodic soils - distribution, properties,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 杨劲松, 中国盐渍土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 土壤学报, 2008, 45(5):837 - 845. [3] 邢尚军, 张建峰. 黄河三角洲土地退化机制与植被恢复技术[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4] 何书金, 李秀彬, 朱会义, 等. 黄河三角洲土地持续利用优化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20(4):313 - 323. [5] 李甲亮, 陆兆华, 田家怡, 等. 造纸废水灌溉对比滨海盐碱化湿地的生态修复[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8,37(2):281-286. [6] 管博, 于君宝, 陆兆华, 等. 黄河三角洲重度退化滨海湿地盐地碱蓬的生态修复效果[J], 生态学报, 2011, 31(17):4835-4840. [7] 郭朝霞, 邓玉林, 王玉宽, 等. 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22(1):173 - 177. [8] 杜振宇, 马海林, 刘方春, 等. 滨海盐碱地长期人工刺槐林的生长状况和叶片特性[J]. 生物灾害科学, 2014, 37(2):109-113. [9]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10] 李富翠. 旱地夏闲期覆盖秸秆和种植绿肥协调土壤水肥供应的效应与机制[D]. 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11] 张桃林, 潘剑君, 赵其国. 土壤质量研究进展与方向[J]. 土壤, 1999(1):1-7. [12] 曹伟鹏, 吴发启, 雷金银, 等. 基于因子分析的不同耕作措施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以毛乌素沙地南缘为例[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1):159 - 165. [13] 温延臣, 李燕青, 袁亮, 等.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土壤肥力特征综合评价方法[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7):91-99. [14] 董海凤, 杜振宇, 刘春生, 等. 黄河三角洲长期人工刺槐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 2014, 34(3):55-60. [15] 张平. 不同造林树种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14. [16] 王丽琴. 滨海盐碱地不同造林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盐运动的影响 [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14. [17] 夏江宝, 许景伟, 李传荣, 等.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道路防护林对土壤的改良效应[J].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25(6):72-91. [18] 郗金标, 邢尚军, 宋玉民, 等. 黄河三角洲不同造林模式下土壤盐分和养分的变化特征[J]. 林业科学, 2007, 43(A01):3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