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宫香伟,刘春娟,冯乃杰,等.S_(3307)和DTA-6对大豆不同冠层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17, 53(10):1867-1876. [2]吕书财. 密度对大豆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抗倒伏特性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7. [3]韩利萍. 优化施肥下不同行距配置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6. [4]陈思羽,刘鹏,朱末,等.大豆植株不同冠层种子活力及其萌发中抗氧化酶活性[J].植物学报,2016,51(01):24-30. [5]陈思羽,刘鹏,朱末,等.冠层不同部位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生理指标的变化[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5,37(05):654-660. [6]彭姜龙. 品种筛选和株行距配置方式对夏大豆产量形成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15. [7]崔亮,苏本营,杨峰,等.带状套作大豆群体冠层光能截获与利用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01):43-54. [8]肖佳雷. 北方寒地春大豆抗旱高产产量性能特征及关键技术调控效应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 [9]吴奇峰,相吉山,董志新.大豆植株不同冠层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分布[J].大豆科学,2011,30(04):596-601. [10]张晓艳,杜吉到,郑殿峰.密度对大豆群体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29(04):75-80. [11]孙超. 优化施肥对大豆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1. [12]刘玉平,李瑞平,李志刚.栽培模式与密度对大豆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0,29(05):796-799+803. [13]]张静春. 不同温度型大豆冠层特性与产量性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14]滕占林. 优化施肥对大豆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0. [15]杜吉到. 大豆产量的冠层评价指标及化学调控技术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 [16]李生秀,魏建军,刘建国,等.窄行密植对大豆群体冠层结构及光分布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05(06):412-414. [17]金剑,刘晓冰,王光华,等.大豆生殖生长期冠层结构及其与冠层辐射的关系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04):412-417. [18]刘建国,李俊华,张煜新,等.大豆群体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3):188-190. [19]金剑,刘晓冰,王光华,等.不同密度大豆生殖生长期群体冠层结构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3(02):124-128. [20]肖志强,刘淑玲,常大军.大豆宽窄密栽培冠层叶荚粒垂直分布调查分析[J].现代化农业,1999(0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