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洪德元, 潘开玉. 芍药属牡丹组的分类历史和分类处理[J]. 植物分类学报, 1999, 37(4):351-368. [2] Huang, Xin, Zhu, Wei, Dai, Silan, et al. involvement of mitochondrial phosphate transporter in accelerating bud dormancy release during chilling treatment of tree peony (Paeonia suffruticosa)[J]. Planta, 2008, 228(4):545-552. [3] Akira Ikuta, Kohei Kamiya, Toshiko Satake, et al. Triterpenoids from callus tissue cultures of Paeonia, species[J]. Phytochemistry, 1995, 38(5):1203-1207. [4] 周志钦, 潘开玉, 洪德元. 牡丹组野生种间亲缘关系和栽培牡丹起源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 2003, 30(6):751-757. [5] 韩继刚, 李晓青, 刘炤,等. 牡丹油用价值及其应用前景[J]. 粮食与油脂, 2014(5):21-25. [6] 毛善巧, 李西俊. 牡丹籽油的研究进展及油用牡丹综合利用价值分析[J]. 中国油脂, 2017, 42(5):123-126. [7] 周琳, 王雁. 我国油用牡丹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J]. 世界林业研究, 2014, 27(1):68-71. [8] 苏建辉. 牡丹籽油及其复方降血糖、降血脂活性及机理研究[D]. 江南大学, 2016. [9] 张延龙, 韩雪源, 牛立新,等. 9种野生牡丹籽油主要脂肪酸成分分析[J]. 中国粮油学报, 2015, 30(4):72-75. [10] 冯志文, 杨霞光, 潘剑,等. 6个品种牡丹花瓣的抗氧化活性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1):205-210. [11] 杨鹿, 王洪新, 苏建辉,等. 牡丹籽油优势抗氧化剂研究[J]. 中国油脂, 2015, 40(2):46-49. [1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19. [13] 王汉中.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3) : 47-349. [14] Akira Ikuta, Kohei Kamiya, Toshiko Satake, et al. Triterpenoids from callus tissue cultures of Paeonia, species[J]. Phytochemistry, 1995, 38(5):1203-1207. [15] 韩宏毅,王剑.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生理功能[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6) : 523-525 [16] 刘立新.ω-3脂肪酸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0,26( 5) : 330-333. [17] 吴国豪.营养支持在炎症性肠疾病治疗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 3) : 197-199. [18] Cleland L G,James M J,Proudman S M.The role of fish oils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 Drugs,2003,63( 9) : 845-853. [19] 谭真真. 芍药油用品种筛选及与油用牡丹‘凤丹’对比研究[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 [20] 张延龙, 韩雪源, 牛立新,等. 9种野生牡丹籽油主要脂肪酸成分分析[J]. 中国粮油学报, 2015, 30(4):72-75. [21] 陈慧玲, 杨彦伶, 张新叶,等. 油用牡丹研究进展[J]. 湖北林业科技, 2013, 42(5):41-44. [22] 李育材. 中国油用牡丹工程的战略思考[J]. 中国工程科学, 2014, 16(10):58-63. [23] 毛善巧, 李西俊. 牡丹籽油的研究进展及油用牡丹综合利用价值分析[J]. 中国油脂, 2017, 42(5):123-126. [24] 李萍, 成仿云, 张颖星. 防褐剂对牡丹组培褐化发生、组培苗生长和增殖的作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30(2):71-76. [25] 王照路. 不同激素和多胺类物质对牡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D]. 河南农业大学, 2014. [26] 彭绍峰, 周子发, 张雁丽,等. Ag+在牡丹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3(5):103-104. [27] 高昌勇. 牡丹胚离体培养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5(19):8844-8844. [28] 张艳丽, 刘秀贤, 王雁,等. 滇牡丹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的褐化防治[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1(2):77-81. [29] 刘会超, 贾文庆, 李保亮. 牡丹花药诱导愈伤组织的初步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38(8):45-46. [30] 朱向涛, 王雁, 彭镇华,等. 牡丹幼嫩花瓣愈伤组织诱导及芽的分化[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 27(1):85-87. [31] 刘改秀, 孙国润, 王海歌,等. 中原牡丹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20):159-160. [32] 殷丽青, 周音, 胡永红,等. 毒莠定对牡丹愈伤诱导及体胚发生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3, 27(8):1106-1110. [33] 朱向涛, 王雁, 吴倩,等. 江南牡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J]. 核农学报, 2015, 29(1):56-62. [34] 王蒙蒙,卜祥潘,张倩,霍瑾茹,晁龙军,王华芳, 2017,‘凤丹’离体快繁工厂化技术研究,分子植物育种, 15(0): 0000-0000. [35] 贾文庆, 刘会超. ‘凤丹’子叶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研究[J]. 林业实用技术, 2009(6):3-5. [36] 刘磊, 计陈, 刘会超,等. ''凤丹白''成熟胚快繁及组培苗移栽驯化研究[J]. 北方园艺, 2011(12):99-101. [37] 刘会超, 贾文庆. “凤丹白”胚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10):183-186. [38] 周秀梅, 成仿云, 钟原,等. 紫斑牡丹‘书生捧墨’的体胚诱导与发生[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1(2):151-154. [39] 周仁超, 姚崇怀. 紫斑牡丹胚培养与植株再生(简报)[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1, 30(3):62-62. [40] 安阿莉, 苏小玲, 毛娟,等. 紫斑牡丹幼胚离体培养试验[J]. 甘肃农大学报, 2009, 44(6):63-68. [41] 祁文烈, 章文江. 紫斑牡丹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 2011(10):26-27. [42] 黄烈健, 王鸿. 林木植物组织培养及存在问题的研究进展[J]. 林业科学研究, 2016, 29(3):464-470. [43] 张艳丽, 刘秀贤, 王雁,等. 滇牡丹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的褐化防治[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1(2):77-81. [44] 赵鑫, 詹立平, 邹学忠. 牡丹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核农学报, 2007, 21(2):156-159. [45] 霍瑾茹. 基因工程技术在牡丹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湖南农业科学, 2010(8):2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