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姜丽霞,陈可心,刘丹,等.2013年黑龙江省主汛期降水异常特征及其对作物产量影响的分析[J].气象,2015,41(1): 105-112. [2]李帅,杜春英,于成龙,等.黑龙江省农业与气候[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2012:5-30. [3]赵秀兰.近50 年气候变化对东北农业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9):144-149. [4]周广胜.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研究展望[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5,(1):80-94. [5]陈 浩,李正国,唐鹏钦,等.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水稻的时空分布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6,27(8): 2571-2579. [6]杜春英,姜丽霞,李秀芬,等.寒地水稻冷害监测预警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7:12. [7]李帅,杜春英,姜丽霞,等.黑龙江农业气象应用服务手册[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2013:2. [8]吴海燕,孙甜田,范作伟,等.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产量效应[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31(4): 299 - 307. [9]雷秋良,徐建文,姜帅,等.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作物生育期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14,30(11): 205 - 209. [10]余卫东,赵国强,陈怀亮,等.气候变化对河南省主要农作物生育期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 2007,28(1): 9 - 12. [11]高 雪,李谷成,尹朝静.极端气候变化及其对水稻气候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22(5): 153-162. [12]邓爱娟,刘敏,万素琴,等.湖北省双季稻生长季降水及洪涝变化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Z1): 170-178. [13]李娜,袁雯.上海洪涝灾害发生特征 、致灾因子及影响机制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1,20(1):37-43. [14]严皓,陈粲,包云轩,等.农业气象条件与水稻种植区划之间的关系[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4): 106-112. [15]胡言青,严小静,汪大林,等.气象条件对水稻生产影响研究——以安徽南陵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4): 168-173. [16]孙秀芬,钟 楚,杨 韬,等.温度和降水对云南玉溪水稻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 123-126. [17]徐富贤,张林,熊洪,等.杂交水稻中后期洪涝淹没与产量损失的关系[J].作物学报,2016,42(9): 1381-1890. [18]周建林,周广洽,陈良碧.洪涝对水稻的危害及其抗灾减灾的栽培措施[J].自然灾害学报,2001,10(1): 103-106. [19]宁金花,陆魁东,霍治国,等.拔节期淹涝胁迫对水稻形态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4,33(7): 1818-1825. [20]李小坤,李云春,鲁剑巍.强降雨致洪涝灾害下不同因素对水稻倒伏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12,21(6): 99-103. [21]蔺万煌,孙福增,彭克勤,等.洪涝胁迫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23(1): 50-54. [22]李树岩,刘伟昌.基于气象关键因子的河南夏玉米产量预报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14,25(6):680-6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