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承.壳聚糖和水杨酸诱导番茄幼苗耐热机理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 万正林.水杨酸、表油菜素内酯诱导番茄幼苗抗高温机理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3] 齐明芳,李天来,许涛,等.钙对亚高温逆境下番茄幼苗的调控作用[J].园艺学报,2009,36(增刊):1982.
[4] 刘萍,李明军.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9.
[5] 曹建康,姜微波,赵玉梅.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实验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2007:28-68.
[6] 熊福生,高煜珠.植物组织可溶性糖含量(葱酮法)最佳测定条件的选择[J].江苏农业学报,1988,9(3):56,60.
[4] 田翠婷,吕洪飞,王锋,等.培养基组分对青杄离体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1):47-52.
[7] 张春梅.外源亚精胺对干旱胁迫下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幼苗的缓解效应及机理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8.
[8] 杜永臣,毛胜利,王孝宣,等.高温胁迫下耐热性不同番茄多胺水平变化的差异[J].园艺学报,2003,30(3):281-286.
[9] 罗惠华.硼钼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广西农业学报,1994,4: 21-25.
[10] 张洁,李天来.不同阶段亚高温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8:131-133.
[11] 董灵迪,石琳琪,焦永刚,等.不同番茄品种耐热性及耐热机理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9.24(增刊):126-129.
[12] 张洁,李天来,徐晶.长期昼间亚高温对日光温室番茄光合作用及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J].中国蔬菜,2005(3):7-10.
[13] 周海燕.高温对番茄 PSⅡ的影响及其防御机制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6.
[14] 郭金妹,李天来,姜晶,等.昼问亚高温下番茄叶中糖含量与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日变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2):231-324.
[15] 李梅兰,吴俊华,李远新,等.不同供硼水平对番茄产量及风味品质的影响[J].核农学报,2009,23(5):875-878.
[16] 王文举,张军翔,张宁.花期喷硼对元帅苹果坐果及硼对苹果花粉萌发的影响[J].宁夏农林科技,1996(6):32-33.
[17] 徐坤鹏,齐明芳,李天来,等.钙及其抑制剂对亚高温逆境条件下番茄秧苗的调控[J].北方园艺,2010(6):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