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耀文,等主编.山西小杂粮[M].太原:山西农业科技出版社,2006.
[2] 程须珍,王述民,主编.中国食用豆类品种志[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9.
[3] 谢永利,陈颖.不同间作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05):381-385.
[4] 陈阜,逄焕成.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间套作复合群体的高产机理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5(5):12-16.
[5] 刘秀莲,王金辉.大豆、玉米间作立体栽培新模式[J].中国农村推广, 2006(03):26-27.
[6] 周苏玫,马淑琴,李文,等.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优势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32(1):17-22.
[7] 丁飞,曹国璠,耿培.玉米间作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5):10824-1825.
[8] 尹开庆,杨和团,杨家贵,等.辣椒间作玉米最佳栽培技术模式研究[J].作物杂志,2009(4):89-90.
[9] 张明科,张鲁刚,惠麦侠,等.夏大白菜与玉米间套栽培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2004(03):15-16.
[10] 智健飞,刘忠宽,曹卫东,等.棉花-绿豆合理间作模式与效益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9):12-13,16.
[11] 黄吉平,能玉梅,李秋玲.小麦-西瓜-棉花立体栽培模式[J].河南农业,2006(11):22.
[12] 朱文旭,张会慧,许楠,等.间作对桑树和谷子生长和光合日变化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2,23(7):1817-1824.
[13] 焦念元,赵春,宁堂原,等.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产量和光合作用光响应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5):981-985.
[14] 焦念元,宁堂原,赵春,等.玉米花生间作复合体系光合特性的研究[J].作物学报,2006,32(6):917-923.
[15] 俞涛,宋锋惠,卓热木·塔西,等.枣麦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研究初报[J].新疆农业科学,2009(02):338-345.
[16] 刘振兴,周桂梅,陈健.等.小豆玉米间作行比与密度研究[J].耕作与栽培,2012(01):2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