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震海《 . 食品安全法》的不足与完善 [R].东方论坛,2009(06): 106-111.
[2] 高岩《 . 食品安全法》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影响[J].理论学刊, 2010(05)56-60.
[3] 余健《 . 食品安全法》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08):196-198.
[4] 李慧,张光辉.英国食品供应链管理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0(10):5-7.
[5] 徐瑞平,吴海磊,徐兴大.构建进口特殊膳食用食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旅行医学科学,2011(03):04-07.
[6] 汪江连.论日本《食品安全法》制度变迁及对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的借鉴意义[J].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2009(11):25.
[7] IMF,世界经济展望[R].2010:1-3.
[8] 张敏.基于核心企业的农产品供应链分析[J].供应链管理,2004(5): 91-94.
[9] 俞丹宏.绿色食品基地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通报,1996(07):224-228.
[10] 敖登.灰色关联度在粮食生产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河南科学, 2012(10):1439-1422.
[11] 高艳杰,王裕明,刘彩云.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全科医疗,2005(10):2876-2878.
[12] 李彦平,李淑君,吴娟霞,等.D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在新引烤烟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烟草学报,2012(08): 35-40.
[13] 王萍,俞文军,张兆宁.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的空域利用率[J].航空计算技术,2012(05):63-67.
[14] 沈阳武,彭晓涛,施通勤,等.基于最优组合权重的电能质量灰色综合评价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05):67-73.
[15] 王秀丽,孙玉琴.猪肉食品供应链分析及其优化[J].物流科技,2008 (11):129-132.
[16] 游军,郑锦荣.基于供应链的食品安全控制研究[J].科技与经济, 2009(5):64-66.
[17] 刘骞.食品供应链中的肉品安全管理——从农场饲养到屠宰环节[J].肉类研究,2010(7):63-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