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stanza R.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Nature,1997,287:253-260.
[2] 肖寒,欧阳志云,赵景柱,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初探——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森林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4):481-484.
[3] 洪伟,闫淑君,吴承祯.福建森林生态系统安全和生态响应[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2(1):79-83.
[4] 范海兰,洪伟,吴承祯,等.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3):347-351.
[5] Daily G. Natures services: 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 [M].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1997:1-10.
[6] 侯元兆,王琦.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1995,9(3): 51-56.
[7] 周晓峰,蒋敏元.黑龙江省森林效益的计量、评价及补偿[J].林业科学,1999,35(3):99-101.
[8] 蒋延玲,周广胜.中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公益的评估[J].植物生态学报,1999,23(5):426-432.
[9] 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0,45 (1):17-22.
[10] 余新晓,秦永胜,陈丽华,等.北京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2002,22(5):783-786.
[11] 宋萍,洪伟,吴承祯,等.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空间分布[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23(3):202-205.
[12] 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1999,19(5):19-25.
[13] 石培礼,李文华,何维明,等.川西天然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J].山地学报,2002,20(1):75-79.
[14] 孔繁文,何乃蕙,高岚.中国森林资源价值的初步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0(11):56-64.
[15] 彭子恒,王怀领,王宇欣.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度[J].林业经济问题,2008,28(6):512-516.
[16] 王景升,李文华,任青山,等.西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5):831-841.
[17] 欧阳志云,赵同谦,赵景柱,等.海南岛生态系统生态调节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8):1395-1402.
[18] 王英姿,何东进,洪伟,等.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森林生态系统公共服务功能评估[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3):409-414.
[19] 谢贤政,马中.应用旅行费用法评估黄山风景区游憩价值[J].资源科学,2006,28(3):128-136.
[20] 张颖.绿色 GDP 核算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10-103.
[21] 陈虹,洪伟,吴承祯,等.森林绿色核算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林业经济,2011(4):56-59.
[22] 陈萍. 福建省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05,32 (3):198-201.
[23] 李建华,岳晋军,李海涛.毛竹林经济和生态公益价值综合评价——以福建省建瓯市为例[J].现代园艺,2012(18):6-9.
[24] 杨校生,吴良如,李正才,等.毛竹林经济和生态公益价值综合评价——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J].竹子研究汇刊,2007,26(1):1-5.
[25] 康文星,郭清和,何介南,等.广州城市森林涵养水源、固土保肥的功能及价值分析[J].林业科学,2008,44(1):19-25.
[26] 余新晓,鲁绍伟,靳芳,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05,25(8):2096-2102.
[27] 张鼎华,范少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杉木林皆伐后林地土壤肥力的变化[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8(2):115-119.
[28]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