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树永,陈良存.烟草碳氮代谢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5(4): 8-11.
[2] 全琳,谭方利,郭瑞,等.烟草有机酸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 2010,22(11):68-72.
[3] 魏玉磊.烟草中糖对主流烟气成分的影响研究[J].食品工业,2010 (3):62-64.
[4] 杨虹琦,周冀衡,杨述元,等.不同纬度烟区烤烟叶中主要非挥发性有机酸的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6):281- 284.
[5] 化党领,杜君,刘世亮,等.施用有机酸对不同成熟度烤烟生理代谢和营养代谢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6(4):59-62.
[6] 许自成,郑聪,李东亮,等.烤烟糖含量与多酚、有机酸含量的变异特点及关系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10,16(4):9-14
[7] 王瑞新.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04-106.
[8] 肖协忠.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186.
[9] 彭艳,周冀衡,樊再斗,等.不同烟区和烟田烤烟挥发和半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差异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10,16(5):19-23.
[10] 李莉,蔡君兰,蒋锦锋,等.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烟草挥发和半挥发性酸性成分[J].烟草科技.2006,(5):25- 32.
[11] 彭黔荣,杨敏,石炎福,等.烟草香味物质的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香精香料化妆品,2003,(10):22-26.
[12] 左天觉,朱尊权.烟草的生产、生理与生物化学[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379-384.
[13] 史宏志,刘国顺,烟草香味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3- 196.
[14] 云南省科学研究所.云南烟草栽培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9-72.
[15] 郑湖南.不同香气风格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1):13700-13702,13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