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斌.层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的赋权精度与定权明[J].系统工程与理论实战,1998(12):74-79.
[2] 倪晋仁,李英奎.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水土流失动态评估[J].地理学报,2001,56(5):611-621.
[3] 裴新富.万家寨水利枢纽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模型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1996(6):44-49.
[4] 万存绪.模糊数学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应用科学学报,1991,9(4):359-365.
[5] 胡月明.基于GIS的土壤质量模糊变权中评价[J].土壤学报,2001,38(3):266-274.
[6] Burr P A, 熊男炎.土壤调查和土地评价中应用的模糊数学方法[J].土壤学进展,1991,19(3):45-52.
[7] 王建国.模糊数学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土壤学报,2001,38(2):176-183.
[8] 陈健飞,刘卫民.Fuzzy综合评判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J].资源科学,1999,2l(4):71-74.
[9] 王新洲,王树良.模糊综合法在土地中的应用[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7,22(1):42-46.
[10] 肖劳淳.模糊物元贴近度聚类分析的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1998,19(4):281-283.
[11] 张海涛,周勇.农用土地综合评价的一种新方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18(2):128-133.
[12] 郑定.整体的知识发现与GIS方法对土地利用的语义决策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1,15(4):39-42.
[13] 蔡煜东,许伟杰.土壤类型分析的自组织人工神经网络模型[J].华北学报,1994,9(3):81-85.
[14] 王克孟,马玉军.生态指数法在土壤评价中的应用[J].土壤学报,1992,24(6):289-292.
[15] 刘虎,魏占民,黄明勇,等.稳定流条件下曹妃甸地区吹填土脱盐过程[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9):62-68.
[16]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4:35-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