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佑海, 柴涛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强化耕地质量保护[J].中国土地, 2009, (01):34-38 [2]汪景宽, 卢晓姣, 李永涛, 等.中国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立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S1):205-208 [3]田传浩.浅析耕地质量保护[J].中国软科学, 1999, (05):112-113 [4]李琳凤, 李孟刚.提高耕地质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J].管理现代化, 2013, (05):4-6 [5]贾一波.中国耕地污染防治立法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6]陈桂珅, 张蕾娜, 程锋等.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耕地保护政策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 2009, (12):39-43 [7]彭健.耕地污染及耕地保护途径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3):238-238 [8]王静, 林春野, 陈瑜琦等.中国村镇耕地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 2012, (02):25-30+43 [9]欧胜彬, 周长江.资源紧约束条件下我国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问题的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01):1-4 [10]陈印军, 王晋臣, 肖碧林等.我国耕地质量变化态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 (02):1-5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2009 [12]陈志刚, 曲福田, 韩立等.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特征、诱因与解决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 2010, (05):93-98 [13]王绪奎.江苏耕地质量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农村经济, 2013, (12):29-30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2014 [15]徐茂.江苏省推动耕地质量管理法制化建设的做法与成效[J].中国农技推广, 2013, (07):37-39 [16]钟武云.湖南耕地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管理立法创新[J].土壤, 2009, (03):356-3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