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atson R T. Climate.Change[R]. IPCC.Third,Assessment.Repor.Geneva:IPCC,2001:184.
[2] Lobel D B, Asner G P. Climate and management contributions to recent trends in U.S.agricultural yields[J]. Science,2003,299(14): 1032-1033.
[3] 唐国平,李秀彬,Guenther F,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0(2):129-138.
[4] 周广胜,张新时.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6,20(1):11-19.
[5] 仝文伟,张玉娟,郭艳玲,等.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应用研究[J].河南科学,2011,29(8):933-936.
[6] 章基嘉,徐祥德,苗俊峰,等.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3-6.
[7] 王石立,王馥棠.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小麦产量可能影响的模拟试验[J].气象学报,1993,52(2):209-216.
[8] 金之庆,方娟,葛道阔,等.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冬小麦生产之前瞻[J].作物学报,1994,20(2):186-197.
[9] 章基嘉,苗竣峰.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光温条件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1993,14(2):11-16.
[10] 张强.近30年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地区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1995,16(6):19-23.
[11] 康西言,马辉杰.河北省气候生产潜力的估算与区划[J].中国农业气象,2008,29(1):37-41.
[12] 刘大锋,李海花.1961—2011年阿勒泰地区的气候生产潜力变化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3,7(2):25-28.
[13]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43-47,49-50,69-72.
[14] 刘玉顺,栾战斌.玉米生育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4):93,108.
[15] 陈丽辉.玉米生长发育过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J].养殖技术顾问,2006(6):253-253.
[16] 房世波.分离趋势产量和气候产量的方法探讨[J].自然灾害学报,2011,20(6):13-18.
[17] 蒋菊芳.景元书.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对春玉米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272-279.
[18] 孙彦坤.田宝星.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黑土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44(11):44-49.
[19] 李喜明.黄德林.气候变化引起的玉米产量变化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农业多区域CGE模型[J].新疆农垦经济,2013(8):1-6.
[20] 苏喜福.李芬.气候变化对忻州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6):599-606.
[21] 钟新科,刘洛,徐新良,等.近30年中国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