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于沪宁,李伟光.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和利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5:232.
[2] 中国农林作物气候区划协作组.中国农林作物气候区划[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7.
[3] 丘宝剑,卢其尧,等.农业气候区划及其方法[M].上海:科学出版社,1987.
[4] 魏钦平,李嘉瑞,束怀瑞.苹果品质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8,29(4):532-536.
[5] 魏钦平,程述汉,唐芳,等.红富士苹果品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1999,10(3):289-292.
[6] 刘明春,马鸿勇.河西走廊苹果梨生态气候适应性与区划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11(2):114-117.
[7] 刘兴军,刘熔山,张光伦,等.生态因子对苹果着红色的生态生理效应[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7,15(4):491-498.
[8] 李宏,张志刚,郑朝辉,等.南疆红枣林地不同流量对滴灌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8):171-174.
[9] 陆秋农.我国苹果的区划与生态因子[J].中国农业科学,1980(1):46-51.
[10] 赵君实,荆淑民,王法宏,等.山东小麦生态区划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92(6):3-8.
[11] 余优森,蒲永义,林日暖,等.渭北黄土高原苹果品质气候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88,3(4):312-321.
[12] 火兴三.我国酿酒葡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及区域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13] 朱文英,董明远.浙江省大豆品种生态型及生态区划[J].大豆科学,1994,13(4):286-292.
[14] 王银峰,翟海国,张继红等.中国茶树生态区划的新方案[J].地理研究,1993,12(4):39-45.
[15] 马力文,叶殿秀,曹宁,等.宁夏枸杞气候区划[J].气象科学,2009,29(4):546-551.
[16] 潘静.美国黄松引种气候适生区区划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