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金鹏,董然.3种彩色叶玉簪光合日变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39(10):56. 
[2]	王静,薛倍凤.紫外分光光度发测定蒙药玉簪花中总黄酮的含量[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35(2):93-95. 
[3]	李金鹏,罗丹娜.光照和氮交互作用对3种菜叶玉簪光合作用及荧光特性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7):56-59,63. 
[4]	张瑞麟,卜秀莲.玉簪属植物在乌鲁木齐地区的引种及园林应用[J].新疆农业科学学报,2007,44(5):575-578. 
[5]	宗美玉.玉簪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16. 
[6]	高志慧.引种玉簪(Hosta)抗寒性及组培快繁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8:35. 
[7]	王春婷.紫萼玉簪组织培养及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07:31. 
[8]	张洪娣,张琛,吕卉,等.紫萼玉簪快速繁殖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180-182. 
[9]	唐旭,颜小玉,曾桢迦,等.激素对玉簪新品种试管苗不定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6):33-34. 
[10]	张向东,张晓虎.玉簪的繁殖及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6(1):39. 
[11]	杜敏华,柴春月.日本结缕草离体培养及高频率植株的再生[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10):17-19. 
[12]	沈雁,周焕起,曹红星,等.不同外源激素对油棕愈伤组织偶倒的影响[J].种子,2010,29(7):37-39. 
[13]	张文君,杨春华,刘帆,等.不同激素配比对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28(2):187-190. 
[14]	彭丽萍,张远兵,胡正和.中国樱桃离体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7):51-53. 
[15]	尹美强,王宝国,温银元,等.梨枣叶片和茎段再生体系的建立[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0):1954-1959. 
[16]	周青,任旭琴,俞建飞,等.玉簪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5(6):89-91. 
[17]	方琪,方琪.张雪平,等.NAA、2,4-D对崇明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生的不同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3,31(6):9-15. 
[18]	裘珍飞,曾炳山,李湘阳,等.6-BA的动态效应对桉树组培出苗率的影响[J].浙江林业科技,2005,25(3):6-9. 
[19]	杨丹,顾德峰,董然,等.三种玉簪新品种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2(1):124-126. 
[20]	桑庆亮,陈春玲,黄周英,等.花叶玉簪试管苗快速增殖与移栽[J].龙岩学院学报,2012,30(4):76-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