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史高峰,孙浩内,陈学福等.亚麻的开发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79-2181.
[2] 汪磊,严兴初,谭美莲.我国胡麻施肥技术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17-220.
[3] 冯佰利,姚爱华,高金峰,等.中国荞麦优势区域布局与发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375-377.
[4] 向达兵,彭镰心,赵钢,等.荞麦栽培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2013(3):1-6.
[5] 杨政水.苦荞麦的功能特性及其开发利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1):100-103.
[6] 林兵,胡长玲,黄芳,等.苦荞麦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1,26(1):29-32.
[7] 赵利,牛俊义,李长江,等.地肤水浸提液对胡麻化感效应的研究[J].草业学报,2010,19(2):190-195.
[8] 李增炜.胡麻田化学除草[J].植物保护,1989(3):11.
[9] 刘宝森,马铭,魏野畴.藜、反枝苋田间发生密度对胡麻产量损失估测及防治方法的研究[J].杂草学报,1990,4(1):35-37.
[10] 贾永,刘桂枝.胡麻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2004(5):11.
[11] 巩亮军,王瑞华.胡麻田化学除草技术[J].现代农业,2008(10):41.
[12] 胡广瑜,化得娟,崔瑾,等.胡麻田除草剂筛选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09(12):18-19,20.
[13] 余海涛,牛树君,刘敏艳,等.三硅氧烷助剂对40%2甲·辛酰溴乳油的増效及降低用药量和用水量的作用[J].甘肃农业科技,2012(6):14-16.
[14] 李玉奇,牛树君,刘敏艳,等.除草剂对胡麻田大麦、稷(糜子)的防除效果[J].植物保护,2014,40(1):196-199.
[15] 牛树君,刘敏艳,李玉奇,等.几种除草剂对胡麻田裸燕麦(莜麦)、皮燕麦的防除效果[J].植物保护,2015,41(2):220-225.
[16] 王克胜,胡冠芳,李玉奇,等.8.8%精喹禾灵乳油对胡麻田野燕麦的防效[J].甘肃农业科技,2009(10):30-31.
[17] 牛树君,胡冠芳,刘敏艳,等.几种除草剂对胡麻田野燕麦的防除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4):136-138.
[18] 余海涛,牛树君,刘敏艳,等.喷雾器喷片孔径对胡麻田杂草的防效[J].甘肃农业科技,2012(6):18-19.
[19] 李爱荣,胡冠芳,马建富,等.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对胡麻田芦苇的防效研究初报[J].中国麻业科学,2012,34(5):213-215.
[20] 张炳炎.燕麦敌1号防除亚麻田菟丝子[J].植物保护,1983,9(5):33-34.
[21] 王永强.胡麻菟丝子的发生规律及防治[J].农业科技与信息,1997(5):10.
[22] 程建新,帕尔哈提.菟丝子田间防治试验总结[J].新疆农业科技,2004(1):14.
[23] 董利平,郭平毅,任一新,等.氟乐灵除草肥在胡麻田的试验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3):202-204.
[24] 马建福,李爱荣,郭娜,等.7种除草剂对冀北地区胡麻田莜麦的防除效果[J].河北农业科学,2013,17(3):43-45.
[25] 邬腊梅,刘祥英,孟桂元,等.种除草剂对亚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初探[J].湖南农业科学,2010(19):7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