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雪梅. 木犀科与北方园林[J]. 辽宁师专学报. 1999,1(1):104-106. [2] 李艳. 白蜡树属树种的园林应用探讨[J]. 湖北林业科技,2006,(1):48-52. [3] 王丽,徐排胜,张承敏,等. 美国白蜡、绒毛白蜡引种育苗试验初报[J]. 江苏林业科技,2006, 33(6): 26-27. [4] 许福金. 绒毛白蜡栽培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2002,(3):5-6. [5] 董必慧. 盐城沿海湿地美国白蜡树引种造林试验[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 34(2):22-23. [6] 王玉珍. 盐碱地速生白蜡树育苗技术[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5,(10):35. [7] 吴永波,薛建辉.盐胁迫对3种白蜡树幼苗生长与光合作用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3):19-22. [8] 李建庆,杨忠岐,梅增霞, 等.云斑天牛的风险分析及其防控对策[J]. 林业科学研究,2009,22(1):148-153. [9] 李建庆,杨忠岐,张雅林, 等. 杨树上云斑天牛种群的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J].昆虫学报,2009,52(8):860-866. [10] 李建庆,杨忠岐,梅增霞,等.释放花绒寄甲对核桃云斑天牛的防治效果[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3,29(2):194-199. [11] 杨忠岐,李建庆,梅增霞,等. 释放花绒寄甲防治危害白蜡的云斑天牛[J]. 林业科学,2011,47(12):78-84. [12] 李建庆,杨忠岐,张雅林,等.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杨树云斑天牛的研究[J]. 林业科学,2009,45(9):S94-100. [13] 李建庆,梅增霞,杨忠岐. 危害白蜡树的云斑白条天牛种群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J].林业科学研究,2015,28(6):877-882. [14] 梅增霞,李建庆. 黄河三角洲地区云斑白条天牛的发生危害与防治[J]. 滨州学院学报,2014,30(3):58-62 [15] 李建庆,肖兴翠,李春庆,等. 云斑天牛在杨树、核桃、白蜡上的发生危害及防治对策[J]. 滨州学院学报,2008,24(3):27-32. [16]刘波,朱育菁,肖荣凤,等.西瓜枯萎病病株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抽样技术[J]. 生态学报, 2004,24(9):2043-2049. [17]茹水江,王汉荣,王连平,等.西兰花菌核病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6,18(2):63-66. [18] 丁岩钦. 昆虫数学生态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19] 宗世祥. 沙棘木蠹蛾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20]梅增霞,李建庆,张智涛. 杨树云斑白条天牛不同虫态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及频次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4):190-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