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亚玲,李晓芳,师尚礼,等. 紫花苜蓿生产性能构成因子分析与评价[J]. 中国草地学报,2007,29(5):8-15. [2]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草牧业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J]. 饲料广角,2016, (11):10-12. [3]余涛,杨忠芳,龙服忠,等. 洞庭熟,天下足:湖南省洞庭湖地区土壤肥力评价[J]. 地质通报,2009,28(5):676-684. [4]张英俊,王普昶. 南方草地畜牧业发展模式[A]. 中国畜牧业协会、贵州省遵义市人民政府.第十一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中国畜牧业协会、贵州省遵义市人民政府:2014.6. [5]杨丽,王瑜,袁庆华. 60Co-γ辐照诱变处理下白三叶草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20(2):156-166. [6]韩瑞宏,卢欣石,高桂娟,等.紫花苜蓿抗旱性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J].草地学报,2006,14(2):142-146. [7]孙万斌,马晖玲,侯向阳,等. 2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甘肃两个地区的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综合评价[J]. 草业学报,2017,26(3):161-174. [8]康俊梅,杨青川,郭文山,等.北京地区10个紫花苜蓿引进品种的生产性能研究[J]. 中国草地学报,2010,32(6):5-10. [9]闫亚飞,柳茜,高润,等.不同苜蓿品种秋眠级评定及产量性状的初步分析[J]. 中国草地学报,2016,38(5):1-7. [10]马力,周鹏,高小叶,等. 非秋眠和半秋眠紫花苜蓿品种在华东冬闲田的生长规律和营养动态[J]. 中国草地学报,2014,36(5):38-45. [11]邓蓉,向清华,陈武,等. 紫花苜蓿秋眠性的研究[J]. 草业科学,2005,22(5):41-44. [12]聂素梅,闫志坚. 紫花苜蓿品比试验[J]. 中国草地,2005,27(5):29-32+37. [13]易鹏,杨晓光,冯利平,等.北京地区引种国外紫花苜蓿品种生态适应性的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4):37-41. [14]Hoy M D,Moore K J,George J R, et al. Alfalfa yield and quality as influenced by establishment method[J].Agronomy Journal,2002,94(1-2):1163-1170. [15]李明凤,李平,王成章,等. 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在郑州地区的表现[J]. 草业科学,2008,25(6):45-50. [16]孙建华,王彦荣,余玲.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及产量性状相关性研究[J]. 草业学报,2004,13(4):80-86. [17]王成章,韩锦峰,史莹华,等.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研究[J]. 作物学报,2008,34(1):133-141. [18]高月平,董宽虎.晋北农牧交错区不同品种紫花苜蓿营养成分比较[J].中国草地学报,2016,38(3):91-95. [19]陈谷,邰建辉. 美国商业应用中的紫花苜蓿质量及质量标准[A]. 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草学会.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草学会: 2010.6. [20]单贵莲,薛世明,郭盼,等.刈割时期和调制方法对紫花苜蓿干草质量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2012,34(3):28-33. [21]王常慧,杨建强,王永新,等. 不同收获期及不同干燥方法对苜蓿草粉营养成分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04,16(2):60-64. [22]庞丹波,李生宝,潘占兵,等.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的紫花苜蓿引种初步评价[J]. 西南农业学报,2015,28(6):2815-2819. [23]高克昌,韩云丽,赵随堂,等.用隶属函数对小扁豆品种进行综合评价[J]. 杂粮作物,2007,27(1):22-24. [24]关立,张志民,祁国宾,等. 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评估方法在小麦品种评价中的应用[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2):117-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