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井立红, 高婧, 秦榕,等. 塔城地区1960-2018年季节性冻土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9, 13(3):88-93. | 
																													
																							| [2] | 高荣, 韦志刚, 董文杰,等. 20世纪后期青藏高原积雪和冻土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J]. 高原气象, 2003, 22(2):191-196. | 
																													
																							| [3] | 陈瑞亮. 冻土在土木工程中的危害及其治理[J]. 长江工程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7(3):5-7. | 
																													
																							| [4] | 周道青, 杭德杨. 青藏铁路对沿线冻土环境的影响及工程防护措施[J]. 建筑技术开发, 2011, 38(12):13-14,24. | 
																													
																							| [5] | 周幼吾, 郭东信, 程国栋,等. 中国冻土[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14-19. | 
																													
																							| [6] | 程国栋. 中国冰川学和冻土学研究40年进展和展望[J]. 冰川冻土, 1998, 20(3):213-226. | 
																													
																							| [7] | 阿布都克日木·阿巴司. 喀什地区1961-2010年最大冻土深度变化[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3, 7(5):25-29. | 
																													
																							| [8] | 陈博, 李建平. 近50年来中国季节性冻土与短时冻土的时空变化特征[J]. 大气科学, 2008, 32(3):432-443. | 
																													
																							| [9] | 刘春生. 刘赫男, 张洪玲,等. 黑龙江省季节性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6):126-132. | 
																													
																							| [10] | 张慧智, 史学正, 于东升,等. 中国土壤温度的空间预测研究[J]. 土壤学报, 2009, 46(1):1-7. | 
																													
																							| [11] | 李静, 盛煜, 陈继,等. 大通河源区冻土地温模拟与分类特征分析[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4, 41(1):145-152. | 
																													
																							| [12] | 杜尧东, 刘锦銮, 何健. 广州垦区蔬菜田土壤温度变化特征及其预报模型研究[J]. 生态学杂志, 2005, 24(9):1021-1024. | 
																													
																							| [13] | 王选耀. 烟台垦区土壤温度变化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10, 26(4):488-492. | 
																													
																							| [14] | 崔素芳, 张振华, 姚付启,等. 基于偏相关分析的烟台市土壤温度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0(1):18-21. | 
																													
																							| [15] | 晁华, 王当, 龚强,等. 东北垦区冻土的时空变化特征[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8):144-147,153. | 
																													
																							| [16] | 隋景跃, 张国林, 戴海燕,等. 近52a农八师垦区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 2013, 41(8):852-855. | 
																													
																							| [17] | 李红英, 田苗, 尹育红,等. 热量资源变化对石河子垦区棉花产量的贡献[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31):85-90. | 
																													
																							| [18] | 魏凤英.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预测技术[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9:43. | 
																													
																							| [19] | 李忠辉, 韦晓丽, 王秀娟,等. 吉林省春季土壤温度及化冻深度研究[J]. 土壤通报, 2016, 47(2):334-338. | 
																													
																							| [20] | 杜红, 吴晓龙, 杜峰,等. 近50年石河子垦区冻土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6):155-158. | 
																													
																							| [21] | 刘春生, 刘赫男, 张洪玲,等. 黑龙江省季节性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6):126-132. | 
																													
																							|  | 张威, 纪然. 辽宁朝阳垦区季节冻土最大深度和持续冻结时间与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J]. 冰川冻土, 2018, 40(1):18-25. | 
																													
																							| [22] | 杨学强, 张国林. 气候变暖对农八师垦区冻土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17):198-201. | 
																													
																							| [23] | 张洪芬, 王劲松, 刘治. 祁连山区春季冻土深度特征及对春小麦发育期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22):301-305. | 
																													
																							| [24] | 李海花, 刘雪原, 何江林,等. 新疆最北部阿勒泰市冬季最大冻土深度对春小麦生育期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1):85-88. | 
																													
																							| [25] | 费晓玲, 丁春兰. 甘肃黄土高原地温与冬小麦发育期的关系分析[J]. 干旱气象, 2009, 27(2):148-151. | 
																													
																							| [26] | 元恩城, 张鲁新, 韩利民,等. 青藏铁路冻土区环境问题对工程安全可靠性影响[J]. 工程地质学报, 2006, 14(4):433-437. | 
																													
																							| [27] | 王志坚, 张鲁新. 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的冻土环境问题[J]. 冰川冻土, 2002, 24(5):500-592. | 
																													
																							| [28] | 陈瑞亮. 冻土在土木工程中的危害及其治理[J]. 长江工程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7(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