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立祥.耕作学.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2001,169~183 2 毛树春,喻树迅.WTO与中国棉花.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5 3 李建龙.干旱农业生态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1,18 4 沈元月,黄丛林,张秀海,曹鸣庆.植物抗旱的分子机制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10(1):30~34 5 路明.现代生态农业.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6 6 张福锁.环境胁迫与植物营养.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10 7 张福锁.环境胁迫与植物育种.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8 8 赵福庚,何龙飞,罗庆云,等.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6 9 王立祥,等.试论我国干旱趋势及农业水分生产力的增进.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 10 杜健,等.棉花生态抗旱节水关键技术.中国棉花,2004,31(10):28~29 11 江爱良,于沪宁.全球气候趋暖灾害骤增与农业持续生产力维护[J].生态农业研究,2000,8(2):10~14 12 谢贤群.农业生态系统水分循环与作物水分关系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1):9~12 13 张正斌,刘孟雨,钟冠昌.21世纪蓝色革命的崛起[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4):13~17 14 沈维良,柳建国.作物耐旱性与叶片水势简报[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9(4):10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