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同分离方法及培养方式对绵羊腔前卵泡发育能力的影响
欢迎访问《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Vol. 26 ›› Issue (18): 27-31.

所属专题: 畜牧兽医

• 畜牧 动物医学 蚕 蜂 • 上一篇    下一篇

不同分离方法及培养方式对绵羊腔前卵泡发育能力的影响

常迪 李贺娟 尹艳云 陈利平 刘云海 郭 勇 倪和民   

  • 收稿日期:2010-07-29 修回日期:2010-08-20 出版日期:2011-09-20 发布日期:2011-09-20

  • Received:2010-07-29 Revised:2010-08-20 Online:2011-09-20 Published:2011-09-20

摘要: 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用不同的方法分离绵羊腔前卵泡以及用不同的培养方式对分离得到的腔前卵泡进行培养,对于绵羊腔前卵泡存活和发育能力的影响。实验分两部分进行:实验1为分离卵巢皮质,分别用显微分离法和胶原酶法分离腔前卵泡。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将较优方法获得的腔前卵泡分别进行单独培养和群体培养。结果显示,显微分离法与胶原酶法相比,在获得的腔前卵泡数量上差异不显著,但显微分离法获得的腔前卵泡基膜完整率显著高于胶原酶法(P<0.05)。获得的腔前卵泡使用单独和群体两种方式进行培养,其直径增加值在第三天和第六天差异不显著,但单独培养法在第三天和第六天的存活率显著高于群体培养法(P<0.05),且有卵泡腔形成。研究显示使用显微分离法分离腔前卵泡与胶原酶法相比具有优势,相对简单,廉价并且对卵泡的损害很小。经显微分离法获得的腔前卵泡,使用单独培养法进行培养能够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小麦, 小麦, 氮素水平, 幼苗性状, 营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