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吴宏安,蒋建军,张海龙,等.西安地区城镇扩展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2):311-318. [2]	罗志军,刘耀林.湖北省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因子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年,3(7):23.
 [3]	周红妹,高阳,葛伟强,等.城市扩展与热岛空间分布变化关系研究——以上海为例[J].生态环境,2008,17(1):163-168.
 [4]	李先锋,石培基,马晟坤.我国沙漠旅游发展特点及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8):54-57.
 [5]	欧阳志云,王如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6]	Turner B LⅡ, Skoled, Sanderson S, et al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science/research plan[R].IGBP Report No.35/HDP Report No.7.Stockholm: IGBP,1995.
 [7]	熊鹰.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以长沙市为例[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10):63-67.
 [8]	吴克宁,赵珂,赵举水,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安阳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2):23-28.
 [9]	伍星,沈珍瑶,刘瑞民,等.土地利用变化对长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8):236-241.
 [10]	叶延琼,章家恩.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J].生态科学,2008,27(2):119-123.
 [11]	谢高地,鲁春霞,成升魁.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01,23(6):5-9.
 [12]	谢高地,鲁春霞,肖玉.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山地学报,2003,21(1):50-55.
 [13]	徐中旗,李文华,闵庆文,等.锡林河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5,20(1):99-104.
 [14]	王宗明,张柏,张树清.吉林省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1):55-61.
 [15]	Costanza R, d’Arge R, deGroot R,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J].Nature,1997,386:253-260.
 [16]	吕明权,王艳萍,王继军.吴起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0,17(1):145-153.
 [17]	刘培学,张建新,王艳,等.县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差异分析——以江苏省贾汪区、吴江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2):159-164.
 [18]	陈西蕊,张蓉珍.韩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63-19667.
 [19]	田春,李世平.西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宝鸡市为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340-343.
 [20]	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0,45(1):1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