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Vol. 39 ›› Issue (10): 156-164.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623
• 农业信息·科技教育 • 上一篇
        
               		房宇1,2( ), 王仕宝1,2(
), 王仕宝1,2( ), 杨洁1, 张慧1,2, 何志鹏3, 张娜1, 吴鹏1, 朱志凯1
), 杨洁1, 张慧1,2, 何志鹏3, 张娜1, 吴鹏1, 朱志凯1
                  
        
        
        
        
    
收稿日期:2022-07-28
									
				
											修回日期:2023-02-06
									
				
									
				
											出版日期:2023-04-05
									
				
											发布日期:2023-03-27
									
			通讯作者:
					王仕宝,男,1982年出生,甘肃会宁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药学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通信地址:723000 陕西汉中市汉台区宗营镇316国道西侧,E-mail:wangshibao.2008@163.com。
							作者简介:房宇,男,1984年出生,陕西汉中人,讲师,本科,从事中药学教学与科研工作。通信地址:723000 陕西汉中市汉台区宗营镇316国道西侧,E-mail:44414271@qq.com。
基金资助:
        
               		FANG  Yu1,2( ), WANG  Shibao1,2(
), WANG  Shibao1,2( ), YANG  Jie1, ZHANG  Hui1,2, HE  Zhipeng3, ZHANG  Na1, WU  Peng1, ZHU  Zhikai1
), YANG  Jie1, ZHANG  Hui1,2, HE  Zhipeng3, ZHANG  Na1, WU  Peng1, ZHU  Zhikai1
			  
			
			
			
                
        
    
Received:2022-07-28
									
				
											Revised:2023-02-06
									
				
									
				
											Online:2023-04-05
									
				
											Published:2023-03-27
									
			摘要:
基于中国知网对青牛胆属植物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究青牛胆属植物研究热点和今后研究方向。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青牛胆属植物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用VOSviewer软件对筛选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比较该领域年度论文数量、作者所属单位、学科归属、载文期刊、基金资助等数据。青牛胆属植物研究主要涉及其化学成分研究、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单位主要集中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目前,国外侧重于基础研究,产生了很多高水平的论文;国内围绕青牛胆属的种质资源、种植技术、提取工艺、加工炮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和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涉及范围更加广泛。今后随着研究的深入,通过植物亲缘学和化学成分的特异性,从该属植物中将发现更多新成分。与青牛胆属相关的新药将会应用于市场。
房宇, 王仕宝, 杨洁, 张慧, 何志鹏, 张娜, 吴鹏, 朱志凯. 基于中国知网的青牛胆属植物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0): 156-164.
FANG Yu, WANG Shibao, YANG Jie, ZHANG Hui, HE Zhipeng, ZHANG Na, WU Peng, ZHU Zhikai. Tinospora: Research Tendency Based on CNKI[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3, 39(10): 156-164.
| 序号 | 论文题目 | 总被引 频次 | 年均 被引频次 | 刊出 年份 | 来源期刊 | 
|---|---|---|---|---|---|
| 1 | 《Anti-hyperglycemic effect of Eugenia jambolana and Tinospora cordifolia in experimental diabetes and their effects on key metabolic enzymes involved in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 268 | 8.38 | 2000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 2 | 《Chemistry and medicinal properties of Tinospora cordifolia (Guduchi).》 | 203 | 6.34 | 2003 | 《Indi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 
| 3 | 《Hypoglycaemic and other related actions of Tinospora cordifolia roots in alloxan-induced diabetic rats》 | 149 | 4.66 | 2000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 4 | 《Tinospora cordifolia: One plant, many roles》 | 140 | 4.38 | 2012 | 《Ancient Science of Life》 | 
| 5 | 《Synthesis of pediculocidal and larvicidal silver nanoparticles by leaf extract from heartleaf moonseed plant, Tinospora cordifolia Miers》 | 138 | 4.31 | 2011 | 《Parasitology Research》 | 
| 6 | 《Immunopotentiating compounds from Tinospora cordifolia》 | 132 | 4.13 | 1997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 7 | 《Immune stimulating properties of a novel polysaccharide from the medicinal plant Tinospora cordifolia》 | 126 | 3.94 | 2004 |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 
| 8 | 《Immunomodulatory active compounds from Tinospora cordifolia》 | 121 | 3.78 | 2012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 9 | 《Antioxidant and lipophilic constituents of Tinospora crispa》 | 118 | 3.69 | 1998 | 《Planta Medica》 | 
| 10 | 《Tinospora cordifolia (Willd.) Hook. f. and Thoms. (Guduchi) - validation of the Ayurvedic pharmacology through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 | 114 | 3.56 | 2010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yurveda Research》 | 
| 11 | 《Water soluble fraction of Tinospora cordifolia leaves enhanced the non-specific immune mechanisms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n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 106 | 3.31 | 2010 | 《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 | 
| 12 | 《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alkaloidal fraction of Tinospora cordifolia》 | 100 | 3.13 | 2011 | 《Phytomedicine》 | 
| 13 | 《Antioxidant action of Tinospora cordifolia root extract in alloxan diabetic rats》 | 95 | 2.97 | 2001 | 《Phytotherapy Research》 | 
| 14 | 《Hepatoprotective and immunomodulatory properties of Tinospora cordifolia in CCl4 intoxicated mature albino rats》 | 92 | 2.88 | 2002 | 《The Journal of Toxicological Sciences》 | 
| 15 | 《Season and tissue type affect fungal endophyte communities of the Indian medicinal plant Tinospora cordifolia more strongly than geographic location》 | 89 | 2.78 | 2012 | 《Microbial Ecology》 | 
| 16 | 《An immunologically active arabinogalactan from Tinospora cordifolia》 | 88 | 2.78 | 1999 | 《Phytochemistry》 | 
| 序号 | 论文题目 | 总被引 频次 | 年均 被引频次 | 刊出 年份 | 来源期刊 | 
| 17 | 《Hypolipidaemic action of Tinospora cordifolia roots in alloxan diabetic rats》 | 88 | 2.78 | 1999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 18 | 《Comparative studies of the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of Tinospora cordifolia and Tinospora sinensis》 | 85 | 2.66 | 2000 | 《Fitoterapia》 | 
| 19 | 《Tinospora cordifolia mediated facile green synthesis of cupric oxide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antioxidant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 84 | 2.63 | 2015 | 《Materials Science in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 
| 20 | 《Evaluation of the antineoplastic activity of guduchi (Tinospora cordifolia) in Ehrlich ascites carcinoma bearing mice》 | 84 | 2.63 | 2006 | 《Biolog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 
| 21 | 《江西青牛胆的化学成分》 | 50 | 1.56 | 2005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 22 | 《波叶青牛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 36 | 1.13 | 2002 | 《云南植物研究》 | 
| 23 | 《中华青牛胆的化学成分研究》 | 35 | 1.10 | 2008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 24 | 《金果榄研究进展》 | 35 | 1.09 | 2002 | 《中药材》 | 
| 25 | 《海南青牛胆化学成分的研究》 | 32 | 1.00 | 1998 | 《药学学报》 | 
| 26 | 《云南青牛胆块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 26 | 0.81 | 2010 | 《中草药》 | 
| 27 | 《药根碱的研究进展》 | 26 | 0.81 | 2010 | 《时珍国医国药》 | 
| 28 |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金果榄中巴马亭》 | 23 | 0.72 | 2004 |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 
| 29 | 《海南青牛胆生物碱的研究》 | 23 | 0.72 | 2004 | 《海南医学院学报》 | 
| 30 | 《海南青牛胆非生物碱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Ⅲ)》 | 23 | 0.72 | 2001 | 《中草药》 | 
| 31 | 《中药金果榄资源与生态研究初报》 | 20 | 0.63 | 2006 | 《中药材》 | 
| 序号 | 论文题目 | 总被引 频次 | 年均 被引频次 | 刊出 年份 | 来源期刊 | 
|---|---|---|---|---|---|
| 1 | 《Anti-hyperglycemic effect of Eugenia jambolana and Tinospora cordifolia in experimental diabetes and their effects on key metabolic enzymes involved in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 268 | 8.38 | 2000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 2 | 《Chemistry and medicinal properties of Tinospora cordifolia (Guduchi).》 | 203 | 6.34 | 2003 | 《Indi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 
| 3 | 《Hypoglycaemic and other related actions of Tinospora cordifolia roots in alloxan-induced diabetic rats》 | 149 | 4.66 | 2000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 4 | 《Tinospora cordifolia: One plant, many roles》 | 140 | 4.38 | 2012 | 《Ancient Science of Life》 | 
| 5 | 《Synthesis of pediculocidal and larvicidal silver nanoparticles by leaf extract from heartleaf moonseed plant, Tinospora cordifolia Miers》 | 138 | 4.31 | 2011 | 《Parasitology Research》 | 
| 6 | 《Immunopotentiating compounds from Tinospora cordifolia》 | 132 | 4.13 | 1997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 7 | 《Immune stimulating properties of a novel polysaccharide from the medicinal plant Tinospora cordifolia》 | 126 | 3.94 | 2004 |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 
| 8 | 《Immunomodulatory active compounds from Tinospora cordifolia》 | 121 | 3.78 | 2012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 9 | 《Antioxidant and lipophilic constituents of Tinospora crispa》 | 118 | 3.69 | 1998 | 《Planta Medica》 | 
| 10 | 《Tinospora cordifolia (Willd.) Hook. f. and Thoms. (Guduchi) - validation of the Ayurvedic pharmacology through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 | 114 | 3.56 | 2010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yurveda Research》 | 
| 11 | 《Water soluble fraction of Tinospora cordifolia leaves enhanced the non-specific immune mechanisms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n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 106 | 3.31 | 2010 | 《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 | 
| 12 | 《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alkaloidal fraction of Tinospora cordifolia》 | 100 | 3.13 | 2011 | 《Phytomedicine》 | 
| 13 | 《Antioxidant action of Tinospora cordifolia root extract in alloxan diabetic rats》 | 95 | 2.97 | 2001 | 《Phytotherapy Research》 | 
| 14 | 《Hepatoprotective and immunomodulatory properties of Tinospora cordifolia in CCl4 intoxicated mature albino rats》 | 92 | 2.88 | 2002 | 《The Journal of Toxicological Sciences》 | 
| 15 | 《Season and tissue type affect fungal endophyte communities of the Indian medicinal plant Tinospora cordifolia more strongly than geographic location》 | 89 | 2.78 | 2012 | 《Microbial Ecology》 | 
| 16 | 《An immunologically active arabinogalactan from Tinospora cordifolia》 | 88 | 2.78 | 1999 | 《Phytochemistry》 | 
| 序号 | 论文题目 | 总被引 频次 | 年均 被引频次 | 刊出 年份 | 来源期刊 | 
| 17 | 《Hypolipidaemic action of Tinospora cordifolia roots in alloxan diabetic rats》 | 88 | 2.78 | 1999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 18 | 《Comparative studies of the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of Tinospora cordifolia and Tinospora sinensis》 | 85 | 2.66 | 2000 | 《Fitoterapia》 | 
| 19 | 《Tinospora cordifolia mediated facile green synthesis of cupric oxide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antioxidant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 84 | 2.63 | 2015 | 《Materials Science in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 
| 20 | 《Evaluation of the antineoplastic activity of guduchi (Tinospora cordifolia) in Ehrlich ascites carcinoma bearing mice》 | 84 | 2.63 | 2006 | 《Biolog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 
| 21 | 《江西青牛胆的化学成分》 | 50 | 1.56 | 2005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 22 | 《波叶青牛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 36 | 1.13 | 2002 | 《云南植物研究》 | 
| 23 | 《中华青牛胆的化学成分研究》 | 35 | 1.10 | 2008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 24 | 《金果榄研究进展》 | 35 | 1.09 | 2002 | 《中药材》 | 
| 25 | 《海南青牛胆化学成分的研究》 | 32 | 1.00 | 1998 | 《药学学报》 | 
| 26 | 《云南青牛胆块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 26 | 0.81 | 2010 | 《中草药》 | 
| 27 | 《药根碱的研究进展》 | 26 | 0.81 | 2010 | 《时珍国医国药》 | 
| 28 |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金果榄中巴马亭》 | 23 | 0.72 | 2004 |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 
| 29 | 《海南青牛胆生物碱的研究》 | 23 | 0.72 | 2004 | 《海南医学院学报》 | 
| 30 | 《海南青牛胆非生物碱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Ⅲ)》 | 23 | 0.72 | 2001 | 《中草药》 | 
| 31 | 《中药金果榄资源与生态研究初报》 | 20 | 0.63 | 2006 | 《中药材》 | 
| 序号 | 发文量/篇 | 作者姓名 | 所在单位 | 刊载期刊 | 
|---|---|---|---|---|
| 1 | 10 | Kaur G | Guru Nanak Dev University, India (印度阿姆利泽纳那克大学) | 《Neurochemistry International》等 | 
| 2 | 9 | Rege N N | Seth Gordhandas Sunderdas Medical College and KEM Hospital, India(GSMC医学院和KEM医院) | 《Phytotherapy Research》、 《Journal of Ayurveda and Integrative Medicine》等 | 
| 3 | 8 | Dabur R | Maharshi Dayanand University, India (印度马哈尔希·达里南德大学) | 《Alcohol and Alcoholism》等 | 
| 4 | 7 | Singh B | Mity University Rajasthan, India (拉贾斯坦邦密蒂大学) | 《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等 | 
| 5 | 6 | Jagetia G C | Kasturba Med Coll & Hosp, Dept Radiobiol, India (印度卡司杜巴医学院) |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等 | 
| 6 | 6 | Kumar N | CSIR Inst Himalayan Bioresource Technol (IHBT), India(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喜马拉雅生物技术部) | 《Ind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等 | 
| 7 | 5 | Shi Q R | Second Mil Med Univ, Sch Pharm, China (中国第二军医大学) | 《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等 | 
| 8 | 5 | Maurya R | Counci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 (CSIR) - India(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 | 《Phytochemistry》等 | 
| 9 | 5 | Stanely M P P | Annamalai Univ, Dept Biochem & Biotechnol, India (安纳马莱大学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系)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等 | 
| 10 | 18 | 杨光义 |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 《医药导报》《时珍国医国药》《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药师》《中国药房》 | 
| 11 | 13 | 涂自良 |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 《中药材》《医药导报》《时珍国医国药》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药学》 《中国药学杂志》 | 
| 12 | 11 | 郭幼莹 | 海南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 《中草药》《药学学报》《时珍国医国药》 《海南医学院学报》《中国药学杂志》 | 
| 13 | 10 | 林连波 | 海南医学院 | 《中草药》《药学学报》《海南医学院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 14 | 9 | 陈黎 |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 《中药材》《医药导报》《时珍国医国药》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药学杂志》 | 
| 15 | 8 | 符小文 | 海南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 《中草药》《药学学报》《海南医学院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 序号 | 发文量/篇 | 作者姓名 | 所在单位 | 刊载期刊 | 
| 16 | 7 | 刘明生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 《中草药》《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海南医学院学报》《现代药物与临床》 《中国药学杂志》《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 17 | 6 | 叶方 |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 《医药导报》《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药师》 | 
| 18 | 5 | 陈吉炎 |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 《医药导报》《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 | 
| 19 | 5 | 袁胜浩 |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 《中国药学》《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医药导报》《时珍国医国药》 | 
| 20 | 5 | 王刚 |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 《时珍国医国药》《中国药师》 《医药导报》《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 
| 21 | 5 | 黄良永 |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 《医药导报》《时珍国医国药》《中国药房》 | 
| 22 | 5 | 黄相中 |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药资源化学国家民委/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中草药》《中药材》《江苏农业科学》 《食品科技》 | 
| 序号 | 发文量/篇 | 作者姓名 | 所在单位 | 刊载期刊 | 
|---|---|---|---|---|
| 1 | 10 | Kaur G | Guru Nanak Dev University, India (印度阿姆利泽纳那克大学) | 《Neurochemistry International》等 | 
| 2 | 9 | Rege N N | Seth Gordhandas Sunderdas Medical College and KEM Hospital, India(GSMC医学院和KEM医院) | 《Phytotherapy Research》、 《Journal of Ayurveda and Integrative Medicine》等 | 
| 3 | 8 | Dabur R | Maharshi Dayanand University, India (印度马哈尔希·达里南德大学) | 《Alcohol and Alcoholism》等 | 
| 4 | 7 | Singh B | Mity University Rajasthan, India (拉贾斯坦邦密蒂大学) | 《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等 | 
| 5 | 6 | Jagetia G C | Kasturba Med Coll & Hosp, Dept Radiobiol, India (印度卡司杜巴医学院) |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等 | 
| 6 | 6 | Kumar N | CSIR Inst Himalayan Bioresource Technol (IHBT), India(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喜马拉雅生物技术部) | 《Ind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等 | 
| 7 | 5 | Shi Q R | Second Mil Med Univ, Sch Pharm, China (中国第二军医大学) | 《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等 | 
| 8 | 5 | Maurya R | Counci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 (CSIR) - India(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 | 《Phytochemistry》等 | 
| 9 | 5 | Stanely M P P | Annamalai Univ, Dept Biochem & Biotechnol, India (安纳马莱大学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系)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等 | 
| 10 | 18 | 杨光义 |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 《医药导报》《时珍国医国药》《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药师》《中国药房》 | 
| 11 | 13 | 涂自良 |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 《中药材》《医药导报》《时珍国医国药》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药学》 《中国药学杂志》 | 
| 12 | 11 | 郭幼莹 | 海南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 《中草药》《药学学报》《时珍国医国药》 《海南医学院学报》《中国药学杂志》 | 
| 13 | 10 | 林连波 | 海南医学院 | 《中草药》《药学学报》《海南医学院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 14 | 9 | 陈黎 |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 《中药材》《医药导报》《时珍国医国药》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药学杂志》 | 
| 15 | 8 | 符小文 | 海南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 《中草药》《药学学报》《海南医学院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 序号 | 发文量/篇 | 作者姓名 | 所在单位 | 刊载期刊 | 
| 16 | 7 | 刘明生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 《中草药》《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海南医学院学报》《现代药物与临床》 《中国药学杂志》《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 17 | 6 | 叶方 |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 《医药导报》《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药师》 | 
| 18 | 5 | 陈吉炎 |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 《医药导报》《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 | 
| 19 | 5 | 袁胜浩 |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 《中国药学》《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医药导报》《时珍国医国药》 | 
| 20 | 5 | 王刚 |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 《时珍国医国药》《中国药师》 《医药导报》《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 
| 21 | 5 | 黄良永 |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 《医药导报》《时珍国医国药》《中国药房》 | 
| 22 | 5 | 黄相中 |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药资源化学国家民委/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中草药》《中药材》《江苏农业科学》 《食品科技》 | 
| 序号 | 发文单位 | 发文数/篇 | 发文年限 | 国家 | 
|---|---|---|---|---|
| 1 |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 19 | 2002—2010 | 中国 | 
| 2 | 海南医学院 | 18 | 1995—2012 | 中国 | 
| 3 | 铜仁学院 | 7 | 2013—2017 | 中国 | 
| 4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6 | 2007—2012 | 中国 | 
| 5 | 郧阳医学院 | 6 | 2008—2009 | 中国 | 
| 6 |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 5 | 2020—2021 | 中国 | 
| 7 | 四川大学 | 5 | 2002—2007 | 中国 | 
| 8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5 | 2011—2019 | 中国 | 
| 9 | 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湖北省中药材公司、沈阳药科大学、云南民族大学 | 各4篇 | 1990—2021 | 中国 | 
| 10 | 广西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名古屋市立大学、湖南农业大学、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四川农业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贵阳中医学院、华中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药用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各3篇 | 1990—2021 | 中国 | 
| 序号 | 发文单位 | 发文数/篇 | 发文年限 | 国家 | 
| 11 | Council of Scientific Industrial Research India(印度科学工业研究委员会) | 51 | 1990—2021 | 印度 | 
| 12 | Bhabha Atomic Research Centre(巴哈原子研究中心) | 30 | 1990—2021 | 印度 | 
| 13 | Indian Counci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 | 25 | 1990—2021 | 印度 | 
| 14 |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印度理工学院) | 18 | 1990—2021 | 印度 | 
| 15 | Guru Nanak Dev University(阿姆利泽纳那克大学) | 16 | 1990—2021 | 印度 | 
| 16 | Banaras Hindu University(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 | 15 | 1990—2021 | 印度 | 
| 17 | King Saud University(沙特国王大学) | 14 | 1990—2021 | 沙特 | 
| 18 | 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 13 | 1990—2021 | 马来西亚 | 
| 19 | CSIR-Central Foo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中央食品技术研究所)、 Indian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印度兽医研究所)、 Maharshi Dayanand University(马哈里希达亚南德大学) | 12 | 1990—2021 | 印度 | 
| 20 | Academy of Scientific Innovative Research (科学创新研究院)、 Indian Institute of Integrative Medicine(印度综合医学研究所) | 11 | 1990—2021 | 印度 | 
| 序号 | 发文单位 | 发文数/篇 | 发文年限 | 国家 | 
|---|---|---|---|---|
| 1 |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 19 | 2002—2010 | 中国 | 
| 2 | 海南医学院 | 18 | 1995—2012 | 中国 | 
| 3 | 铜仁学院 | 7 | 2013—2017 | 中国 | 
| 4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6 | 2007—2012 | 中国 | 
| 5 | 郧阳医学院 | 6 | 2008—2009 | 中国 | 
| 6 |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 5 | 2020—2021 | 中国 | 
| 7 | 四川大学 | 5 | 2002—2007 | 中国 | 
| 8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5 | 2011—2019 | 中国 | 
| 9 | 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湖北省中药材公司、沈阳药科大学、云南民族大学 | 各4篇 | 1990—2021 | 中国 | 
| 10 | 广西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名古屋市立大学、湖南农业大学、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四川农业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贵阳中医学院、华中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药用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各3篇 | 1990—2021 | 中国 | 
| 序号 | 发文单位 | 发文数/篇 | 发文年限 | 国家 | 
| 11 | Council of Scientific Industrial Research India(印度科学工业研究委员会) | 51 | 1990—2021 | 印度 | 
| 12 | Bhabha Atomic Research Centre(巴哈原子研究中心) | 30 | 1990—2021 | 印度 | 
| 13 | Indian Counci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 | 25 | 1990—2021 | 印度 | 
| 14 |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印度理工学院) | 18 | 1990—2021 | 印度 | 
| 15 | Guru Nanak Dev University(阿姆利泽纳那克大学) | 16 | 1990—2021 | 印度 | 
| 16 | Banaras Hindu University(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 | 15 | 1990—2021 | 印度 | 
| 17 | King Saud University(沙特国王大学) | 14 | 1990—2021 | 沙特 | 
| 18 | 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 13 | 1990—2021 | 马来西亚 | 
| 19 | CSIR-Central Foo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中央食品技术研究所)、 Indian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印度兽医研究所)、 Maharshi Dayanand University(马哈里希达亚南德大学) | 12 | 1990—2021 | 印度 | 
| 20 | Academy of Scientific Innovative Research (科学创新研究院)、 Indian Institute of Integrative Medicine(印度综合医学研究所) | 11 | 1990—2021 | 印度 | 
| [1]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30卷第一分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19. | 
| [2] |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S]. 乌鲁木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227. | 
| [3] | 周霞, 林娟, 陈铁柱, 等. 青牛胆的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J]. 华西药学杂志, 2021, 36(6):709-713.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doi: 10.1016/j.jep.2012.03.015 URL | 
| [9] | doi: 10.4103/0971-6580.84259 URL | 
| [10] | doi: 10.1016/j.heliyon.2019.e02437 URL | 
| [11] | 王明亮. 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化学习、知识管理——也谈《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CNKI网格资源共享平台、“中国知网”门户的设计思想[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4(12):1-6. | 
| [12] | doi: 10.1016/S0378-8741(00)00319-6 URL | 
| [13] | 马亚娟, 白文婷, 朱小芳, 等. 青牛胆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J]. 中南药学, 2017, 15(12):1733-1738. | 
| [14] |  | 
| [15] | 刘旭阳, 张慧, 王仕宝, 等. 响应面法优选青牛胆块根中药根碱和盐酸巴马汀的提取工艺[J]. 西北药学杂志, 2022, 37(4):25-32. | 
| [16] |  | 
| [17] | 朱任宏, 蒋幼和. 金果榄中的植物及硷中性物质[J]. 化学学报, 1955(2):168-172. | 
| [18] | 乔韬, 许栋, 陈昳冰, 等. 基于文献计量的淫羊藿苷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分析[J]. 中草药, 2021, 52(23):7293-7301. | 
| [19] | 陈莹, 吴繁琦, 耿业业, 等.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根瘤固氮对豆科植物影响研究可视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8):35-4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805 | 
| [20] | 马涵玉, 钱琪, 牛丽颖.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金银花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J]. 药物评价研究, 2022, 45(7):1426-1434. | 
| [1] | 陆姣云, 田宏, 张鹤山, 熊军波, 刘洋. 基于中国知网的氮循环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7): 158-164. | 
| [2] | 杨海峰, 李梦荷, 王雅丽, 董彦琪, 顾国兵, 王泽, 孙玉镯, 申思洋, 张栩.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2000—2021年CRISPR技术研究态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6): 41-51. | 
| [3] | 杨耀权, 李飞腾, 李延鹏, 佘容, 杨晓燕. 基于CiteSpace的线虫生物防治研究现状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4): 139-148. | 
| [4] | 马珮瑶, 邓志华, 向萍, 李碧青. 2000—2021年废弃物生物炭应用领域研究进展与前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 61-70. | 
| [5] | 吴松, 周甜, 杨立宾, 江云兵, 潘虹, 刘永志, 杜君. 基于VOSviewer的叶际微生物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 142-150. | 
| [6] | 陈和敏, 肖文芳, 陈和明, 吕复兵, 朱根发, 李宗艳, 李佐. 基于CiteSpace的兰花保鲜研究进展及可视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 151-164. | 
| [7] | 马彪, 刘学录, 年丽丽, 李亮亮, 杨莹博. 2011—2020年土壤修复领域研究态势的文献计量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5): 143-151. | 
| [8] | 王爱姣, 叶春蕾, 牛为民, 车发展. 2002—2022年国内外虎杖研究态势的文献计量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5): 134-140. | 
| [9] | 王琰, 胥美美, 单连慧, 苟欢, 童俞嘉, 安新颖. 基于文献专利计量的重大植物疫情领域态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4): 144-154. | 
| [10] | 王洋, 张瑞, 周雨晴, 刘永昊, 刘高生, 戴其根.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水稻耐盐性研究态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1): 147-153. | 
| [11] | 杨睿哲, 陈兰兰, 刘雪健, 郑一鸣, 郑伟, 翟丙年, 王朝辉, 李紫燕.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农业生态荟萃分析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1): 154-164. | 
| [12] | 吴宇炼, 范慧艳, 汪彦欣, 徐凯逸, 邵承媛. 植物免疫诱抗剂研究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7): 138-146. | 
| [13] | 管宏友. 土壤污染防治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及可视化表达[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6): 133-138. | 
| [14] | 金涛涛, 赵明, 毛洁莹, 罗天宇, 刘玮, 王琼. 基于CiteSpace的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知识图谱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4): 100-108. | 
| [15] | 陈莹, 吴繁琦, 耿业业, 白钰, 王桂荣, 杨慧婕, 孙志蓉.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根瘤固氮对豆科植物影响研究可视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8): 35-43.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