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8): 148-156.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351
吴少博1(), 邢力元1, 王进朝2, 贾梦珂3, 刘春晖1, 周琼琼1(
), 王龙3(
)
收稿日期:
2023-05-09
修回日期:
2023-11-21
出版日期:
2024-03-15
发布日期:
2024-03-10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吴少博,男,1999年出生,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茶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信地址:450046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平安大道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E-mail:wu131370@163.com。
基金资助:
WU Shaobo1(), XING Liyuan1, WANG Jinchao2, JIA Mengke3, LIU Chunhui1, ZHOU Qiongqiong1(
), WANG Long3(
)
Received:
2023-05-09
Revised:
2023-11-21
Published-:
2024-03-15
Online:
2024-03-10
摘要:
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不仅将废弃的生物质“变废为宝”,还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是实现绿色、循环、低碳、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对1990—2022年国内外发表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统计,借助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工具,对该领域发文数量的年变化趋势、关键词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起步早于国外近10年,从2002年开始国际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热度和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国内,年发文量的增长趋势也显著高于国内,国内外发文量的差距也在逐年扩大。国内外对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并不完全相同,国内偏向于将废弃物用于生产有机肥,以实现绿色低碳农业的循环利用;国外侧重于将废弃物进行生物质材料化和能源化利用,以弥补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未来国内应该努力拓宽农业废弃物的处置方式,将农业废弃物原材料进行分类处置,用于基质化、饲料化、肥料化、材料化和能源化,同时将废气、废热、废渣进行回收利用,以实现生物质资源的无害化、减量化、多元化的多级利用。研究结果为国内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
吴少博, 邢力元, 王进朝, 贾梦珂, 刘春晖, 周琼琼, 王龙.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148-156.
WU Shaobo, XING Liyuan, WANG Jinchao, JIA Mengke, LIU Chunhui, ZHOU Qiongqiong, WANG Long.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Hotspot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Agricultural Waste Resource Utilization[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4, 40(8): 148-156.
[1] |
曹曼.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 低碳世界, 2019, 9(8):31-32.
|
[2] |
许红星.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与对策[J]. 中外能源, 2010, 15(1):3-14.
|
[3] |
doi: 10.1111/1751-7915.14050 pmid: 35298878 |
[4] |
doi: 10.1016/j.biortech.2022.127085 URL |
[5] |
|
[6] |
doi: 10.3390/app9183853 URL |
[7] |
doi: 10.1186/s13568-015-0169-5 URL |
[8] |
doi: 10.1007/s11356-021-18189-5 |
[9] |
doi: 10.1007/s11356-021-15464-3 |
[10] |
武肖媛. 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18, 30(8):50-51.
|
[11] |
李贺, 郭海滨, 魏雅冬. 农作物秸秆及食用菌菌渣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J]. 现代农业研究, 2022, 28(5):17-19.
|
[12] |
卞荣军, 李恋卿. 生物质废弃物处理与农业碳中和[J]. 科学, 2021, 73(6):22-26.
|
[13] |
|
[14] |
doi: 10.3390/molecules25122811 URL |
[15] |
doi: 10.1007/s13726-022-01040-0 |
[16] |
刘坤.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现实意义与对策建议[J]. 环境与发展, 2017, 29(5):254-256.
|
[17] |
杨少杰, 李欣苗, 李艳, 等. 尾菜烧制木炭处理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6):161-162.
|
[18] |
doi: 10.1016/j.envres.2021.112285 URL |
[19] |
王强强, 周良田, 王凤娟, 等. 农业废弃物在农业绿色循环发展中的应用[J]. 绿色科技, 2018(19):179-182.
|
[20] |
平英华, 张飞, 刘先才, 等.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及主导途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47(17):216-219.
|
[21] |
汪筱琳, 郭丹. 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现状及问题分析[J]. 河北农机, 2021, 283(9):167-168.
|
[22] |
焦铭泽, 闫铭, 薛春瑜, 等. 碳中和目标下农村地区生物质清洁供暖碳减排及经济性分析[J]. 可再生能源, 2022, 40(11):1436-1441.
|
[23] |
蔡建军, 王清成, 王全. 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应用技术[J]. 贵州农业科学, 2014(7):181-184.
|
[24] |
陈利洪, 舒帮荣, 李鑫. 华东地区农业废弃物资源量估算及其综合利用评价[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13):251-255.
|
[25] |
杨佩林. 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及展望[J]. 种子科技, 2019, 37(14):131-132.
|
[26] |
doi: 10.3390/su12030812 URL |
[27] |
颜佳旺, 熊康宁, 刘肇军, 等.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农业废弃物能源化研究情况[J]. 贵州农业科学, 2021, 49(1):136-142.
|
[28] |
王吉平, 苏天明, 张野, 等.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现状及态势分析[J].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21, 8(1):58-69.
|
[29] |
陈艳, 王香春, 蔡文婷, 等. 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知识图谱分析[J]. 环境卫生工程, 2021, 29(2):22-34.
|
[30] |
李龙威, 张頔, 徐建玲, 等. 基于文献计量的农业废弃物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52(3):150-156.
|
[31] |
曹燕, 胡双庆, 沈根祥, 等. 基于文献计量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新污染物研究态势分析[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 40(11):2296-2304.
|
[32] |
陈冠益, 孙志利, 程占军, 等. 人居环境改善与乡村振兴相向而行的资源清洁利用技术发展模式——以华北、东北村镇有机废弃物利用为例[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2, 39(6):1079-1088.
|
[33] |
王明友, 宋卫东, 王教领, 等. 基于食用菌生产的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利用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 2017, 49(1):155-159.
|
[34] |
doi: 10.1016/j.biortech.2022.127566 URL |
[35] |
doi: 10.1016/S1872-5805(21)60003-3 URL |
[36] |
doi: 10.1016/j.chemosphere.2022.133776 URL |
[37] |
任灵肖, 刘佩, 井润梓, 等. 种养结合循环绿色农牧业发展技术模式[J]. 现代农村科技, 2021, 600(8):45.
|
[38] |
高磊鑫, 郑梦龙, 邹之铤, 等. 生物质废弃物制纳米纤维素及电化学应用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1, 46(9):84-87.
|
[39] |
doi: S0144-8617(16)30688-9 pmid: 27474618 |
[40] |
doi: 10.3389/fpls.2022.986763 URL |
[41] |
doi: 10.1007/s10668-021-01852-9 |
[42] |
doi: 10.3390/polym13213624 URL |
[43] |
秦延山. 生物质秸秆燃料的应用分析[J]. 化工管理, 2014, 325(3):156-157.
|
[44] |
黄丽菁, 吴彩文, 邹春阳, 等. 木质素与酶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纤维素酶水解中的影响研究进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1, 36(2):142-148.
|
[45] |
陈倩, 陈京环, 王堃, 等. 热水预处理生物质原料及其生物转化研究进展[J]. 林业科学, 2017, 53(9):97-104.
|
[46] |
doi: 10.1007/s11356-022-22802-6 |
[47] |
doi: 10.1016/j.envpol.2021.116731 URL |
[48] |
doi: 10.1016/j.enconman.2021.114880 URL |
[49] |
陈盼, 施晓清. 京津冀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潜力预测及环境效益评估[J]. 环境科学, 2020, 41(4):1976-1986.
|
[50] |
doi: 10.1016/j.scitotenv.2022.157041 URL |
[51] |
doi: 10.1016/j.jece.2022.109113 URL |
[1] | 王雨菡, 陈莲, 张培珍, 李高聪, 王振江, 唐翠明, 林森, 罗国庆, 钟建武, 李智毅, 王圆.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根系分泌物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144-154. |
[2] | 张喆, 雷雪双, 刘志, 李兆华, 张劲. 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的福寿螺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155-164. |
[3] | 张述伟, 宗营杰, 黄琳丽, 何婷, 刘成洪, 徐红卫, 郭慧敏. 近十年国内外藜麦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5): 145-152. |
[4] | 朱懿, 徐志宇, 孙仁华, 袁毅, 冯浩杰, 薛颖昊. 基于文献计量的秸秆饲料化利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 102-111. |
[5] | 郑荣美, 胡萍, 张磊, 吴文燕, 王晓宇. 低温肉制品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 143-150. |
[6] | 龚维政, 王静静, 刘伟伟, 李泉临, 杨智良. “双碳”愿景下生物燃气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9): 158-164. |
[7] | 李素英, 崔燕娇, 窦宝峰, 刘正理. 中国谷子杂优利用研究进展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9): 24-32. |
[8] | 陆姣云, 田宏, 张鹤山, 熊军波, 刘洋. 基于中国知网的氮循环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7): 158-164. |
[9] | 尉吉乾, 李丹, 王京文, 黄越, 莫建初. 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6): 77-81. |
[10] | 杨海峰, 李梦荷, 王雅丽, 董彦琪, 顾国兵, 王泽, 孙玉镯, 申思洋, 张栩.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2000—2021年CRISPR技术研究态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6): 41-51. |
[11] | 张木清, 杨本鹏. 关于加快甘蔗源头创新、保障国家食糖安全的建议[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5): 6-8. |
[12] | 孙可欣, 国冉冉, 王子铭, 霍瑞朋, 孙阳阳, 翟胜, 王巨媛. 蔬菜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方式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5): 92-99. |
[13] | 杨耀权, 李飞腾, 李延鹏, 佘容, 杨晓燕. 基于CiteSpace的线虫生物防治研究现状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4): 139-148. |
[14] | 郑肖兰, 鲁海菊, 崔昌华, 郑服丛, 谭施北, 习金根, 易克贤. “土壤退化”和“双碳目标”下如何从植物吸收碳元素途径思考农业发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6): 154-164. |
[15] | 王世鑫, 唐朝臣, 罗梅, 陈景益, 邹宏达, 董章勇, 黄立飞. 甘薯病虫害的研究特征与趋势述评[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5): 134-14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