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16): 1-6.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528
• 农学·农业基础科学 • 下一篇
收稿日期:
2023-07-19
修回日期:
2023-12-25
出版日期:
2024-06-05
发布日期:
2024-05-30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孟嘉楠,女,1999年出生,黑龙江宝清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作物遗传育种。通信地址: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E-mail:2318792384@qq.com。
基金资助:
Received:
2023-07-19
Revised:
2023-12-25
Published:
2024-06-05
Online:
2024-05-30
摘要:
笔者简述了国内外稻米品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了稻米品质形成的遗传基础、调控分子机制以及优化稻米品质的策略,揭示了淀粉、蛋白质、脂质、香气及颜色相关基因与稻米品质之间的关联,阐述了基因编辑技术、分子标记辅助技术2种提升稻米品质的具体对策。指出稻米品质研究过程中面临的稻米品质与产量不平衡、稻米品质改良技术转化与推广难、育种过程中水稻存在地区适应性、育种成本高周期长以及消费者对改良稻米的接受程度等挑战,并从多方合作和资源共享、强化基础研究和创新技术、高效筛选和评价方法、考虑多样化需求以及推动产学研结合与技术转化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为优化水稻品质和培育高品质稻米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孟嘉楠, 段海燕. 稻米品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6): 1-6.
MENG Jianan, DUAN Haiyan. Research Progress on Rice Quality[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4, 40(16): 1-6.
[1] |
方志, 陆展华, 王石光, 等. 稻米品质性状研究进展与应用[J]. 广东农业科学, 2020, 47(5):12.
|
[2] |
|
[3] |
高振楠, 郝媛媛, 李春寿, 等. 水稻调控淀粉合成基因的研究进展[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 24(1):63.
|
[4] |
刘利平, 张文霞, 曾礼华, 等. 杂交水稻骨干亲本的Wx和ALK等位变异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关联分析[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3, 29(2):386-393.
|
[5] |
毛兴学, 郑晓钰, 孙炳蕊, 等. 应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低直链淀粉含量水稻种质[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 23(2):583-591.
|
[6] |
冯琳皓. 水稻Wx/GBSSI控制直链淀粉合成重要位点鉴定及新等位变异创制[D]. 江苏: 扬州大学, 2021.
|
[7] |
毛慧, 彭彦, 毛毕刚, 等. 水稻直链淀粉合成调控新基因Wx410的功能与效应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6):579-585.
doi: 10.16819/j.1001-7216.2022.220103 |
[8] |
刘玮琦, 罗丽华, 肖应辉. 水稻Wx基因及其稻米品质改良应用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21(11):3636-3642.
|
[9] |
姚姝, 张亚东, 刘燕清, 等. Wxmp基因背景下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去分支酶基因PUL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0, 34(3):217-227.
doi: 10.16819/j.1001-7216.2020.9120 |
[10] |
陆丹丹, 叶苗, 张祖建. 稻米蛋白质及其组分研究概况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38(2):28-29.
|
[11] |
刘秋员, 陶钰, 程爽, 等. 不同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类型粳稻稻米品质特征[J]. 食品科技, 2022, 47(11):150-158.
|
[12] |
赵一童. 蛋白质含量对水稻稻米品质及其米粉糊化回生特性影响[D]. 南宁: 广西大学, 2022.
|
[13] |
|
[14] |
|
[15] |
陆丹丹, 雍明玲, 陶钰, 等. 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籽粒蛋白质积累特征及其对氮素水平的响应[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5):520-530.
doi: 10.16819/j.1001-7216.2022.220311 |
[16] |
张秀琼. 胚乳脂类对稻米品质和消化特性的影响[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8.
|
[17] |
doi: S0168-9452(16)30074-7 pmid: 27297988 |
[18] |
|
[19] |
|
[20] |
|
[21] |
魏晓东, 张亚东, 赵凌, 等. 稻米香味物质2-乙酰-1-吡咯啉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2):132.
|
[22] |
doi: 10.1016/j.rsci.2020.01.001 |
[23] |
|
[24] |
朴日花, 金永梅, 李萍, 等. 我国北方香型粳稻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其香味基因Badh2的等位基因分析[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21, 43(5):507-515.
|
[25] |
宁敏, 刘俊雄, 暴亚冲, 等. 水稻种质资源香味基因Badh2的分子鉴定及香稻筛选[J].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19(15):5017-5029.
|
[26] |
郑菲艳, 郑建华, 王洪飞, 等. 中国有色稻米功能性成分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J].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36(1):115-116.
|
[27] |
刘传光, 周新桥, 陈达刚, 等. 功能性水稻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J].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48(10):87-99.
|
[28] |
张家健, 汪雨萍, 刘海平, 等. 黑米稻育种及果皮色素遗传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 2022, 34(5):14-15.
|
[29] |
曾跃辉, 韦新宇, 黄建鸿, 等. 不同来源特种稻香味和黑色种皮基因的鉴定与遗传特性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 22(4):951-962.
doi: 10.13430/j.cnki.jpgr.20201218001 |
[30] |
刘强明, 肖人鹏, 唐永群, 等. 优质香型红米杂交水稻新组合渝红优9341[J]. 杂交水稻, 2022, 37(2):56-58.
|
[31] |
陈达刚, 周新桥, 郭洁, 等. 两系杂交籼稻红米新组合南两优红3号[J]. 杂交水稻, 2021, 36(3):115-117.
|
[32] |
许鸿江. 红米杂交稻新组合深两优2802在将乐县的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 2022, 37(5):123-124.
|
[33] |
|
[34] |
李霞, 杜娟, 杨晓梦, 等. 红米‘rm257’种皮颜色遗传模式分析及Rc基因功能标记开发[J].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35(5):1010-1015.
|
[35] |
陈可, 周新桥, 陈达刚, 等. 复杂信号通路参与调控水稻粒重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48(10):6.
|
[36] |
|
[37] |
|
[38] |
曾慧玲, 莫祖意, 蒲巧贤, 等. 水稻OsSPL3启动子克隆及表达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3, 49(3):1-10.
|
[39] |
doi: 10.1007/s11103-007-9196-1 pmid: 17594063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陈可, 周新桥, 陈达刚, 等. 复杂信号通路参与调控水稻粒重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48(10):5.
|
[46] |
谷玉娟, 梁大安, 郝天琪, 等. 缺失OSR结构域功能的GS3蛋白正向调控水稻籽粒大小[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 24(4):1-8.
|
[47] |
韦叶娜. 直立穗水稻R499产量及稻米品质对栽培密度的响应[D]. 绵阳: 西南科技大学, 2020.
|
[48] |
|
[49] |
|
[50] |
|
[51] |
doi: 10.1093/jxb/ery087 pmid: 29514259 |
[52] |
张金霞, 刘贺梅, 孙建权, 等. 分子标记技术在水稻品种改良中的应用[J]. 中国种业, 2021(9):14.
|
[53] |
黄娟, 刘开强, 邓国富, 等. 水稻香味基因荧光分子标记开发及育种应用[J]. 植物生理学报, 2020, 56(5):1015-1022.
|
[54] |
李孝琼, 韦宇, 陈炜坚, 等. 水稻香味基因OsBadh2分子标记的开发及优质香稻新品种‘那谷香’的选育[J].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
[55] |
郑景生, 江良荣, 黄荣裕, 等. 应用香型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优质香稻新品种佳福香占[J]. 福建稻麦科技, 2021, 39(2):7-10.
|
[56] |
陈春, 郭新亚, 王磊, 等. 利用GS9粒型基因分子标记改良水稻粒型的效应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22, 34(2):15-19.
|
[57] |
刘维, 廖耀平, 卢东柏, 等. 分子标记技术聚合Wx基因改良水稻早熟不育系品质[J].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20(14):4691-4699.
|
[58] |
任俊, 曹跃炫, 黄勇, 等. 基因编辑技术及其水稻中的发展和应用[J]. 中国稻米, 2021, 27(4):92-10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4.019 |
[59] |
周俊飞, 高利芬, 汪伟航, 等. 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水稻香味品质进行遗传改良[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2):57-64.
doi: 10.7668/hbnxb.20190361 |
[60] |
韩政宏, 段宇轩, 徐善斌, 等. 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GS3和GS9基因改良水稻粒型性状[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2):9-17.
doi: 10.7668/hbnxb.20192762 |
[61] |
杨平, 陈春莲, 姚晓云, 等.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水稻直链淀粉含量与香味[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18(3):915-923.
|
[62] |
黄李春, 顾正文, 谈红艳, 等. CRISPR/Cas9技术编辑Wx基因创制新型糯稻种质[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 22(3):789-799.
|
[1] | 江珊, 吴龙英, 赵宝生, 黄佳惠, 蒋宇喆, 焦元, 黄进. 植物耐受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132-138. |
[2] | 何国和, 陈海斌, 杜建军, 张伟丽, 郭丽华, 胡益波, 颜肇华, 张婧.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粤西地区水稻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1-8. |
[3] | 杨小林, 薛敏峰, 张舒, 李进波, 吕亮, 常向前, 张佑宏, 龚艳. 湖北襄阳地区水稻落粒、杆枯等不正常生长现象的解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112-118. |
[4] | 李诚, 王少希, 钱艳杰, 易展平, 严小兵. 叶面调理剂在不同镉污染程度稻田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101-106. |
[5] | 乔月, 胡诚, 万建华, 徐化林, 刘茂军, 郭卫红, 戴黎, 张春华, 邓超然.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9-15. |
[6] | 徐进, 谭建彬, 邓晓瑜, 梁锦炀, 师沛琼, 周鸿凯. 不同浓度镉处理对耐盐水稻生长及斜纹夜蛾酶活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 120-127. |
[7] | 张喜娟, 王文龙, 孟英, 唐傲, 董文军, 刘猷红, 徐英哲, 王立志, 姜树坤, 杨贤莉, 刘凯, 姜辉, 任洋, 来永才. 种植方式对寒地水稻抗倒伏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 16-25. |
[8] | 左雪倩, 谭静, 邓伟, 徐雨然, 吕莹, 张锦文, 余琴, 董维, 管俊娇, 李小林. 云南省杂交籼稻品种试验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 8-15. |
[9] | 阚建鸾, 石吕, 韩笑, 周志宏, 苏建平, 刘建, 薛亚光. 减氮和侧深基施缓混肥对‘南粳5055’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 91-96. |
[10] | 程新杰, 施伟, 张梦龙, 岳红亮, 代金英, 胡蕾, 朱国永. 水稻垩白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 1-7. |
[11] | 常海伟, 桂娟, 符云聪. 土壤钝化材料及叶面阻控对镉污染农田修复效果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6): 112-117. |
[12] | 陈巧茂, 张玉盛, 黄澳琪, 陈澎, 敖和军. 水稻镉污染防治及营养调控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6): 118-123. |
[13] | 高星, 赵婷婷, 钟乐源, 杨佳维, 王浩任, 沈晶月, 史倩倩. 秦岭报春花属种质资源及其利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6): 89-95. |
[14] | 高鹏, 雷星宇, 鲁耀雄, 彭福元, 崔新卫. 有机氮肥替代部分化学氮肥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3): 1-6. |
[15] | 杨松敏, 姜潇, 程梦雅, 王顺顺, 段燕如, 陈和明, 彭东辉. 火焰兰属间杂交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3): 76-8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