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27): 20-26.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042
收稿日期:2024-01-08
									
				
											修回日期:2024-05-17
									
				
									
				
											出版日期:2024-09-24
									
				
											发布日期:2024-09-24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宋健,男,2001年出生,山东乳山人,本科,研究方向:花生栽培生理。通信地址: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青岛农业大学,Tel:0530-58957666,E-mail:15589919384@163.com。
基金资助:
        
               		SONG  Jian( ), WANG  Jie, SI  Tong(
), WANG  Jie, SI  Tong( )
)
			  
			
			
			
                
        
    
Received:2024-01-08
									
				
											Revised:2024-05-17
									
				
									
				
											Published:2024-09-24
									
				
											Online:2024-09-24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结荚层和根系层施氮对花生生长、氮素积累和产量的影响。通过模拟大田试验,在花针期采用相同氮素施用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施肥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结荚期,结荚层施肥比对照处理的株高和第一对侧枝长显著提高12%和9%以上;与对照相比,结荚层和根系层施肥均可以提高花生总果针数,其中2022年结荚层比根系层处理的总果针数重显著提高了5.97%;在饱果成熟期,结荚层施肥比对照处理的株高显著提高10%以上;与对照相比,结荚层和根系层施肥均可以提高花生第一对侧枝长和总果针数;结荚层和根系层施肥处理的根、茎、叶、果针、荚果等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均比对照处理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结荚层施肥处理单株果重、单株果数、饱果数、百果重比对照组普遍提高20%以上;结荚层施肥植株单株果重和单株果数均显著高于根系层施肥15%以上。综上,本研究证明,在结荚层追施氮肥有利于花生生长、氮素积累和提高花生产量。
宋健, 王洁, 司彤. 施氮部位对花生生长、氮素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7): 20-26.
SONG Jian, WANG Jie, SI Tong. Effects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Position on Growth, Nitrogen Accumulation and Yield of Peanut[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4, 40(27): 20-26.
| 时间 | 时期 | 碱解氮/(mg/kg) | 速效磷/(mg/kg) | 速效钾/(mg/kg) | 有机质/(g/kg) | pH | 
|---|---|---|---|---|---|---|
| 2021年 | 播种前 | 18.18 | 16.24 | 375.7 | 8.70 | 6.15 | 
| 饱果成熟期 | 14.92 | 14.59 | 342.31 | 7.18 | 6.8 | |
| 2022年 | 播种前 | 19.64 | 10.98 | 368.16 | 2.35 | 7.8 | 
| 饱果成熟期 | 16.19 | 9.18 | 331.72 | 1.66 | 7.89 | 
| 时间 | 时期 | 碱解氮/(mg/kg) | 速效磷/(mg/kg) | 速效钾/(mg/kg) | 有机质/(g/kg) | pH | 
|---|---|---|---|---|---|---|
| 2021年 | 播种前 | 18.18 | 16.24 | 375.7 | 8.70 | 6.15 | 
| 饱果成熟期 | 14.92 | 14.59 | 342.31 | 7.18 | 6.8 | |
| 2022年 | 播种前 | 19.64 | 10.98 | 368.16 | 2.35 | 7.8 | 
| 饱果成熟期 | 16.19 | 9.18 | 331.72 | 1.66 | 7.89 | 
| 年份 | 处理 | 时期 | |
|---|---|---|---|
| 结荚期 | 饱果成熟期 | ||
| 2021 | CK | 17.92±0.62b | 17.10±0.71b | 
| F1 | 20.07±1.03a | 18.83±0.66a | |
| F2 | 19.05±0.84ab | 18.55±0.57a | |
| 2022 | CK | 14.62±0.60b | 14.78±1.04b | 
| F1 | 16.70±0.76a | 16.95±0.75a | |
| F2 | 16.20±0.36a | 15.67±1.25ab | |
| 年份 | 处理 | 时期 | |
|---|---|---|---|
| 结荚期 | 饱果成熟期 | ||
| 2021 | CK | 17.92±0.62b | 17.10±0.71b | 
| F1 | 20.07±1.03a | 18.83±0.66a | |
| F2 | 19.05±0.84ab | 18.55±0.57a | |
| 2022 | CK | 14.62±0.60b | 14.78±1.04b | 
| F1 | 16.70±0.76a | 16.95±0.75a | |
| F2 | 16.20±0.36a | 15.67±1.25ab | |
| 年份 | 处理 | 时期 | |
|---|---|---|---|
| 结荚期 | 饱果成熟期 | ||
| 2021 | CK | 19.55±0.59c | 21.06±0.87b | 
| F1 | 22.42±0.36a | 23.81±1.76a | |
| F2 | 21.30±0.54b | 22.93±0.59a | |
| 2022 | CK | 17.32±0.75b | 16.72±1.36c | 
| F1 | 18.89±0.53a | 19.98±0.41a | |
| F2 | 18.37±0.65ab | 17.82±1.13b | |
| 年份 | 处理 | 时期 | |
|---|---|---|---|
| 结荚期 | 饱果成熟期 | ||
| 2021 | CK | 19.55±0.59c | 21.06±0.87b | 
| F1 | 22.42±0.36a | 23.81±1.76a | |
| F2 | 21.30±0.54b | 22.93±0.59a | |
| 2022 | CK | 17.32±0.75b | 16.72±1.36c | 
| F1 | 18.89±0.53a | 19.98±0.41a | |
| F2 | 18.37±0.65ab | 17.82±1.13b | |
| 年份 | 处理 | 时期 | |
|---|---|---|---|
| 结荚期 | 饱果成熟期 | ||
| 2021 | CK | 19.55±0.59c | 21.06±0.87b | 
| F1 | 22.42±0.36a | 23.81±1.76a | |
| F2 | 21.30±0.54b | 22.93±0.59a | |
| 2022 | CK | 17.32±0.75b | 16.72±1.36c | 
| F1 | 18.89±0.53a | 19.98±0.41a | |
| F2 | 18.37±0.65ab | 17.82±1.13b | |
| 年份 | 处理 | 时期 | |
|---|---|---|---|
| 结荚期 | 饱果成熟期 | ||
| 2021 | CK | 19.55±0.59c | 21.06±0.87b | 
| F1 | 22.42±0.36a | 23.81±1.76a | |
| F2 | 21.30±0.54b | 22.93±0.59a | |
| 2022 | CK | 17.32±0.75b | 16.72±1.36c | 
| F1 | 18.89±0.53a | 19.98±0.41a | |
| F2 | 18.37±0.65ab | 17.82±1.13b | |
| 年份 | 指标 | 对照CK | 结荚层施肥F1 | 根系层施肥F2 | 
|---|---|---|---|---|
| 2021年 | 单株果重/(g/株) | 27.16±0.65c | 34.26±1.17a | 29.87±1.04b | 
| 单株果数/个 | 30.33±2.05c | 42.33±2.18a | 34.33±2.62b | |
| 饱果数/个 | 19.74±0.11c | 28.50±0.43a | 25.74±0.65b | |
| 饱果率/% | 71.11±2.21b | 75.61±2.38a | 72.98±1.23ab | |
| 百果重/g | 148.49±11.54b | 176.73±10.30a | 151.56±15.61b | |
| 2022年 | 单株果重/(g/株) | 19.46±0.59c | 36.26±2.54a | 28.53±0.70b | 
| 单株果数/个 | 32.67±1.70c | 44.17±3.62a | 37.67±2.07b | |
| 饱果数/个 | 15.46±0.56c | 25.47±1.05a | 19.72±0.55b | |
| 饱果率/% | 68.50±3.67b | 76.01±3.26a | 72.69±2.52ab | |
| 百果重/g | 148.57±7.16b | 186.57±10.28a | 160.47±13.04ab | 
| 年份 | 指标 | 对照CK | 结荚层施肥F1 | 根系层施肥F2 | 
|---|---|---|---|---|
| 2021年 | 单株果重/(g/株) | 27.16±0.65c | 34.26±1.17a | 29.87±1.04b | 
| 单株果数/个 | 30.33±2.05c | 42.33±2.18a | 34.33±2.62b | |
| 饱果数/个 | 19.74±0.11c | 28.50±0.43a | 25.74±0.65b | |
| 饱果率/% | 71.11±2.21b | 75.61±2.38a | 72.98±1.23ab | |
| 百果重/g | 148.49±11.54b | 176.73±10.30a | 151.56±15.61b | |
| 2022年 | 单株果重/(g/株) | 19.46±0.59c | 36.26±2.54a | 28.53±0.70b | 
| 单株果数/个 | 32.67±1.70c | 44.17±3.62a | 37.67±2.07b | |
| 饱果数/个 | 15.46±0.56c | 25.47±1.05a | 19.72±0.55b | |
| 饱果率/% | 68.50±3.67b | 76.01±3.26a | 72.69±2.52ab | |
| 百果重/g | 148.57±7.16b | 186.57±10.28a | 160.47±13.04ab | 
| [1] |  | 
| [2] | 王小龙, 孟强, 谢永乐, 等. 施氮水平对夏播花生氮素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花生学报, 2015, 44(3):14-19,27. | 
| [3] | 张智猛, 万书波, 戴良香, 等. 施氮水平对不同花生品种氮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2):280-290. | 
| [4] | 李向东, 王晓云, 张高英, 等. 生长调节物质对花生叶片衰老调控的初步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1998(4):53-56,61. | 
| [5] | 杨俊刚, 高强, 曹兵, 等. 一次性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和环境效应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19):123-128. | 
| [6] | 王建国, 张佳蕾, 郭峰, 等. 钙与氮肥互作对花生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9):166-167. | 
| [7] | 张璐鑫, 辛秀竹, 王益, 等. 深松分层施肥播种对小麦旗叶特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 2020, 24(2):84-89. | 
| [8] | 孔洁, 王维华, 蔺益民, 等. 分层施肥对花生光合特性、产量及籽仁品质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3, 45(03):574-582. | 
| [9] | 黄明明, 孔洁, 刘燕, 等. 分层施肥对高油酸花生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花生学报, 2022, 51(3):34-40. | 
| [10] | 孔洁, 庞茹月, 王铭伦, 等. 分层减量施肥对花生根系生长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2(5):77-83. | 
| [11] | 万书波, 李新国. 花生全程可控施肥理论与技术[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2, 44(1):211-214.  doi: 10.19802/j.issn.1007-9084.2021090 | 
| [12] |  | 
| [13] | 陈平, 杜青, 周丽, 等. 减量施氮及施肥距离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增产节肥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10):3247-3256.  doi: 10.13287/j.1001-9332.201610.031 | 
| [14] |  | 
| [15] |  | 
| [16] | 孙虎, 王月福, 马东辉, 等. 施氮量对不同类型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 2007(3):76-77,84. | 
| [17] | 张翔, 张新友, 张玉亭, 等. 施氮量对不同花生品种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花生学报, 2011, 40(1):23-29. | 
| [18] | 万书波, 封海胜, 左学青, 等. 不同供氮水平花生的氮素利用效率[J]. 山东农业科学, 2000(1):31-33. | 
| [19] | 廖常健, 张鹏, 张玉龙, 等. 微灌水氮调控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7, 39(3):372-379. | 
| [20] | 张婷, 邹显花, 李林鑫, 等. 根系获取资源过程中的代谢成本权衡策略研究进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3,38(4):149-155. | 
| [21] | 张彩军, 霍俊豪, 袁洁, 等. 分层减量施肥对花生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花生学报, 2020, 4(3):58-63. | 
| [22] | 孙天然, 王若楠, 孙占祥, 等. 辽西风沙半干旱区氮肥减施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4):676-682. | 
| [23] | 周录英, 李向东, 汤笑, 等. 氮、磷、钾肥配施对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8(6):2707-2714. | 
| [24] | 刘佳, 张杰, 秦文婧, 等. 施氮和接种根瘤菌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6, 38(4):473-480.  doi: 10.7505/j.issn.1007-9084.2016.04.010 | 
| [25] | 赵凯能. 氮肥运筹对花生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沈阳: 沈阳农业大学, 2018. | 
| [26] | 王秀娟, 李波, 何志刚, 等. 花生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分配规律[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53(13):2992-2994,3065. | 
| [27] | 于亮, 钮力亚, 付晶, 等. 小麦限水条件下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变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2):18-22. | 
| [28] | 王振华, 张喜英, 陈素英, 等. 分层施肥及供水对冬小麦生理特性、根系分布和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6):176-180.  doi: 10.7668/hbnxb.2008.06.041 | 
| [29] | 张彩军, 孔洁, 司彤, 等. 分层施肥对花生植株生长动态的影响[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8(1):15-19. | 
| [30] | 王建国, 唐朝辉, 张佳蕾, 等. 播期与施氮量对花生干物质、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2, 28(3):507-520. | 
| [1] | 何国和, 陈海斌, 杜建军, 张伟丽, 郭丽华, 胡益波, 颜肇华, 张婧.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粤西地区水稻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1-8. | 
| [2] | 李倩, 张养利, 闫苗苗, 郝双奎, 聂耸, 孙杰, 曹三潮, 王娜. 播期播量氮肥三因子对‘渭麦9号’群体结构和籽粒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25-29. | 
| [3] | 侯梦媛. 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山东省棉花产量预报[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37-41. | 
| [4] | 刘瑜, 闫实, 赵凯丽, 于跃跃, 韩宝, 张静, 郭宁. 不同磷水平设施菜田上结球生菜的适宜施磷量推荐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55-59. | 
| [5] | 范珊珊, 陈娟, 吴长春, 王睿, 张新刚, 陈小慧, 高飞, 吴文强. 海藻酸肥对草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60-65. | 
| [6] | 丁豪, 高海涛, 毕香君, 李升东. 不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和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9-19. | 
| [7] | 张世杰, 杨波, 王宾刚, 刘云, 张喜峰, 王文丽, 王泽理, 李山. 有机肥对渭北旱塬烟区烤烟产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38-46. | 
| [8] | 张正珍, 慕瑞瑞, 王佳, 徐灿, 陈永伟, 张战胜, 吴宏亮, 康建宏. 施钾量对玉米钾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47-56. | 
| [9] | 于淑慧, 朱国梁, 牟小翎, 董浩, 史桂芳, 郑铮, 张卫建. 花生与绿肥轮作对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74-79. | 
| [10] | 杨治伟, 钱爱萍, 张炜, 曹秀霞. 种植密度对胡麻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1-5. | 
| [11] | 贾湘璐, 欧阳子龙, 刘佳哲, 樊东函, 滕维超, 刘秀. 不同基质对红海榄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21-29. | 
| [12] | 展文洁, 周犇, 朱林星, 王敏, 朱长太, 沈其荣, 郭世伟. 木霉生物有机肥对盐渍化土壤肥力及杭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108-117. | 
| [13] | 马晓玲, 周焱博, 袁杰, 张建军, 贾立亭. 阳泉市玉米生育期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118-122. | 
| [14] | 王林闯, 刘璐, 李建明, 尹莲, 许文钊, 罗德旭, 孙玉东, 赵建锋. 灌水量和灌水频率对设施小果型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33-38. | 
| [15] | 刘行, 田晴, 田忠平, 李成忠, 丁银花, 赵宝元, 陈越恒, 程天利, 王韬, 种梓旭. 施肥模式对‘凤丹’牡丹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56-63.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