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欧巧明, 叶春雷, 李进京, 等. 油用亚麻品种资源主要性状的鉴定与评价[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7, 39(5):623-633.  doi: 10.7505/j.issn.1007-9084.2017.05.006
 | 
																													
																						| [2] | 孙传波, 桑建, 侯佳贤, 等. 玉米抗倒伏性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2, 42(14):14-17. | 
																													
																						| [3] | 李君霞, 代书桃, 陈宇翔, 等. 种植密度对夏谷顶三叶和穗部性状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49(7):25-34. | 
																													
																						| [4] | 康彩睿, 谢军红, 李玲玲, 等.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陇中旱农区玉米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20, 29(5):141-149.  doi: 10.11686/cyxb2019342
 | 
																													
																						| [5] | 闫锋. 种植密度对谷子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9):37-40. | 
																													
																						| [6] | 周超, 王俊强, 韩业辉, 等. 种植密度和生长调节剂对嫩单19茎秆性状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4):8-12. | 
																													
																						| [7] | 姬建利. 密度和行距配置影响油菜产量和倒伏的机理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 [8] | 张永平, 潘佳楠, 郭占斌, 等. 不同种植密度对藜麦群体抗倒伏性能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108-115.  doi: 10.7668/hbnxb.20191823
 | 
																													
																						| [9] | 倪军. 氮肥和密度对小麦茎秆抗倒伏性能及木质素积累的影响[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8. | 
																													
																						| [10] | 王乐政, 华方静, 曹鹏鹏, 等. 不同密度下夏播红小豆抗倒伏能力变化规律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20, 52(9):39-44. | 
																													
																						| [11] | 赵小红, 白羿雄, 凯王, 等. 种植密度对2个青稞品种抗倒伏及秸秆饲用特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7, 46(4):586-595. | 
																													
																						| [12] | 邓妍, 王创云, 郭虹霞, 等. 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农艺性状、力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7(4):89-95. | 
																													
																						| [13] | 向达兵, 李静, 范昱, 等. 种植密度对苦荞麦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6):242-247. | 
																													
																						| [14] | 董立, 李海权, 降彦苗, 等. 覆膜穴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力糜子品种产量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 2022, 26(2):4-8. | 
																													
																						| [15] | 余红, 牛树君, 胡冠芳, 等. 播种密度对胡麻田杂草发生及胡麻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27):240-241. | 
																													
																						| [16] | 郭芳. 基因型及种植密度对胡麻抗倒伏性能的影响[D]. 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 2014. | 
																													
																						| [17] | 陈双恩, 杜汉强. 亚麻抗倒伏性状分析及培土对亚麻抗倒伏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0, 32(1):83-88. | 
																													
																						| [18] | 郭芳, 牛俊义, 高珍妮. 品种密度互作对胡麻抗倒伏特性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6, 51(3):72-76. | 
																													
																						| [19] | 吴瑞香, 杨建春, 王利琴, 等. 胡麻品种(系)茎秆形态特征与抗倒伏的相关性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 2022, 50(1):33-40. | 
																													
																						| [20] | 李政升, 麻丽娟, 董宏伟, 等. 钾肥用量对不同品种旱地胡麻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3):69-7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0-0597
 | 
																													
																						| [21] | 刘洁, 何红琼, 牛应泽, 等. 甘蓝型油菜茎秆强度相关性状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149-154.  doi: 10.7668/hbnxb.20191901
 | 
																													
																						| [22] | 崔海岩, 靳立斌, 李波, 等. 遮阴对夏玉米茎秆形态结构和倒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17):3497-3505.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2.17.005
 | 
																													
																						| [23] | 袁圆, 汪波, 周广生, 等.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菜产量和茎秆抗倒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8):1613-1626.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1.08.004
 | 
																													
																						| [24] | 邵庆勤, 周琴, 王笑, 等. 种植密度对不同小麦品种茎秆形态特征、化学成分及抗倒性能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8, 41(5):808-816. | 
																													
																						| [25] | 刘明, 王贞杰, 孙亚男, 等. 基于主茎力学特性的大豆种质资源抗倒伏性分析[J]. 大豆科学, 2023, 42(1):23-31. | 
																													
																						| [26] | 刘玄, 董宏伟, 高玉红, 等. 不同供钾水平下胡麻木质素代谢及其抗倒伏特性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 29(5):821-832. | 
																													
																						| [27] | 高珍妮, 郭丽琢, 李丽, 等. 氮肥对胡麻茎秆木质素合成酶活性及其抗倒性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4, 36(5):610-615.  doi: 10.7505/j.issn.1007-9084.2014.05.008
 | 
																													
																						| [28] | 曹秀霞, 安维太, 钱爱萍, 等. 密度和施肥量对旱地胡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 2012, 58(1):87-89. | 
																													
																						| [29] | 杨守臻, 孙祖东, 陈怀珠, 等. 毛豆品种的农艺性状鉴定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3):169-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