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19): 65-69.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187
刘晓洲1(), 刘世晗1, 方必君1, 梁建1, 卓定龙1, 周仁超2, 谭广文1(
)
LIU Xiaozhou1(), LIU Shihan1, FANG Bijun1, LIANG Jian1, ZHUO Dinglong1, ZHOU Renchao2, TAN Guangwen1(
)
摘要:
以‘紫绮’、‘紫姝’、‘霓裳’和‘霁月’4个野牡丹新品种当年生嫩枝为材料,设置3种扦插基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设定3种浓度进行扦插试验,记录各处理的开始生根时间以及扦插30 d后的生根率、生根数、平均根长。结果表明,不同扦插基质与生长调节剂对4个野牡丹新品种的生根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均具有显著影响。4种野牡丹在泥炭土中生根起始时间最早,生根效果较好;其生根率分别在ABT 500 mg/L、ABT 500 mg/L、ABT 500 mg/L和ABT 1000 mg/L的处理下达到最高;生根数分别在NAA 2000 mg/L、NAA 500 mg/L、IBA 1000 mg/L和NAA 1000 mg/L处理下达到最多;平均根长分别在ABT 1000 mg/L、ABT 500 mg/L、ABT 500或1000 mg/L和ABT 500 mg/L处理下达到最长。综合考虑,4个野牡丹新品种的最优栽培基质为泥炭土,适用于其最佳生长调节剂处理分别为ABT 500 mg/L、ABT 500 mg/L、ABT 500 mg/L和ABT 1000 mg/L。这些发现不仅为野牡丹新优品种的扦插繁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而且对其规模化生产与推广应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优化野牡丹的繁殖技术和推广其栽培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