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蕾, 许国庆, 刘培斌, 等. 蚜虫生物学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49(12):3204-3206.
|
[2] |
唐平华, 陈国平, 朱明库, 等. 蚜虫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 2013, 39(2):5-12,19.
|
[3] |
盛渊明, 星田华, 鲍海舰. 蚜虫对树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 农业工程, 2018, 8(5):131-132.
|
[4] |
曹良俊, 祝勇武. 蚜虫的危害及防治[J]. 浙江林业, 2009(6):33.
|
[5] |
马亚玲, 刘长仲. 蚜虫的生态学特性及其防治[J]. 草业科学, 2014, 31(3):519-525.
|
[6] |
张海娜, 钱玉源, 刘祎, 等. 蚜虫防治研究概况及在棉花上的应用[J]. 农学学报, 2015, 5(8):36-39.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14110014
|
[7] |
潘明真, 张毅, 曹贺贺, 等. 我国主要农作物蚜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应用与展望[J]. 植物保护学报, 2022, 49(1):146-172.
|
[8] |
HOOKS C R R, FERERES A. Protecting crops from non-persistently aphid-transmitted viruses: a review on the use of barrier plants as a management tool[J]. Virus research, 2006, 120(1-2):1-16.
pmid: 16780985
|
[9] |
张抒, 白艳菊, 范国权, 等. 马铃薯病毒病传播介体蚜虫的危害及防治[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3):59-63.
|
[10] |
邹玉, 邵鸣, 王涛, 等. 蚜虫防治研究进展[J]. 中国林副特产, 2016(6):89-91.
|
[11] |
范元兰, 陈敏, 王其刚, 等. 植物蚜虫及其抗性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48(14):33-44.
|
[12] |
高希武. 我国害虫化学防治现状与发展策略[J]. 植物保护, 2010, 36(4):19-22.
|
[13] |
严聪文, 苏代发, 代庆忠, 等. 草莓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22, 38(12):73-87.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21-1296
|
[14] |
陈学新, 冯明光, 娄永根, 等. 农业害虫生物防治基础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科学基金, 2017, 31(6):577-585.
|
[15] |
任丽娜, 崔洁, 王向向, 等. 我国捕食性瓢虫生物防治研究现状[J]. 西藏农业科技, 2022, 44(3):96-99.
|
[16] |
郭在彬, 崔建新, 李闪闪, 等. 七星瓢虫成虫形态学研究[J]. 河南林业科技, 2016, 36(2):1-5.
|
[17] |
程英, 李忠英, 李凤良. 七星瓢虫的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 2006(5):117-119,116.
|
[18] |
段宇杰, 何恒果, 蒲德强, 等. 七星瓢虫基础研究现状[J]. 生物安全学报, 2021, 30(1):20-28.
|
[19] |
SMIRNOFF W A. An artificial diet for rearing coccinellid ettles[J]. Entomologist, 1958, 80:563-565.
|
[20] |
刘东阳, 伍兴隆, 陈雨, 等. 不同种类花粉对七星瓢虫繁殖能力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 2022(11):60-64.
|
[21] |
陆秋成, 刘东阳, 王勇, 等. 不同胡萝卜素浓度及饲料制作方法对七星瓢虫幼虫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5):82-8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067
|
[22] |
徐金兰, 刘虹伶, 余佳敏, 等. 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5对七星瓢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 2023(4):25-30.
|
[23] |
邹炳义. 氯化胆碱[J]. 农业知识, 2005(36):22-23.
|
[24] |
伊晓宇. 胆碱及其在养殖业上的应用[J]. 养殖技术顾问, 2009(3):44.
|
[25] |
忻介六. 昆虫的人工饲料[J]. 昆虫知识, 1976(2):62-63,41.
|
[26] |
李腾武, 杨崇珍, 何将绪, 等. 甜菜夜蛾人工饲料及饲养技术研究[J]. 昆虫知识, 2001(5):383-386.
|
[27] |
陈宗懋, 孙象钧, 易齐. 昆虫人工饲料配方22种(二)[J]. 昆虫知识, 1983(5):229-231.
|
[28] |
曹利军, 杨帆, 唐思莹, 等. 适合三种鳞翅目昆虫的一种人工饲料配方[J]. 应用昆虫学报, 2014, 51(5):1376-1386.
|
[29] |
陈瑞旭, 王露洁, 林涛, 等. 松墨天牛的人工饲育技术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1(1):199-202.
doi: 10.3969/j.issn.1000-2006.2017.01.031
|
[30] |
刘芳. 入侵豚草天敌广聚萤叶甲半人工饲料配方的研究[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31] |
宫靖垚. 叉角厉蝽人工饲料研制及其捕食效能评价[D]. 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 2020.
|
[32] |
秦永平, 赵媛蓉, 姚源锋. 氯化胆碱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 广西畜牧兽医, 2014, 30(6):294-295.
|
[33] |
周旭萍. 胆碱在养殖业上的应用研究[J]. 现代农业, 2018(6):88-89.
|
[34] |
王剑飞. 过瘤胃氯化胆碱对围产期奶牛的影响[J]. 饲料博览, 2016(1):23-26.
|
[35] |
周越, 王伟隆, 李松林, 等. 饲料中胆碱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清抗氧化机能的影响[J]. 水产学报, 2022, 46(2):224-237.
|
[36] |
李广宏, 朱应, 蔡汪洋, 等. Vc、胆碱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A].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中国昆虫学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 1995:1.
|
[37] |
张芝雯. 二化螟人工饲养技术的优化[D]. 沈阳: 沈阳农业大学, 2018.
|
[38] |
李广宏, 陈其津, 庞义. 甜菜夜蛾人工饲料的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4):2-6.
|
[39] |
林会, 刘东阳, 王勇, 等. β-胡萝卜素及饲料形态对七星瓢虫成虫生物学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 2022(11):43-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