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26): 103-109.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267
收稿日期:2024-04-23
									
				
											修回日期:2024-06-27
									
				
									
				
											出版日期:2024-09-15
									
				
											发布日期:2024-09-11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王增澔,男,2000年出生,河南新乡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生物防治。通信地址:150080 黑龙江哈尔滨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Tel:0451-86609487,E-mail:18503696720@163.com。
基金资助:
        
               		WANG  Zenghao( ), SONG  Qun, WEI  Liuli, GAO  Youkai, SUN  Yanchun(
), SONG  Qun, WEI  Liuli, GAO  Youkai, SUN  Yanchun( )
)
			  
			
			
			
                
        
    
Received:2024-04-23
									
				
											Revised:2024-06-27
									
				
									
				
											Published:2024-09-15
									
				
											Online:2024-09-11
									
			摘要:
为明确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HIPVs)如何引诱天敌进行害虫防御,本文综述了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的研究现状和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它们如何通过吸引天敌来防御害虫的机制。研究表明,植物在受到虫害时释放特定的挥发物,这些物质可以吸引害虫的天敌,从而减少害虫数量。挥发物的释放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植物种类、害虫类型、环境条件等。同时,这些挥发物的作用途径与昆虫的化学感受基因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内外对植物挥发物引诱天敌作用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特别是挥发物成分鉴定、行为选择以及天敌昆虫化学感受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通过分析总结,展望了利用植物挥发物和相关基因引诱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的发展前景,为将来的绿色植保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撑。
王增澔, 宋群, 韦柳利, 高佑凯, 孙艳春.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在引诱天敌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6): 103-109.
WANG Zenghao, SONG Qun, WEI Liuli, GAO Youkai, SUN Yanchun. Advances of Research on Attraction of Herbivores-induced Plant Volatiles to Natural Enemies[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4, 40(26): 103-109.
| [1] |  | 
| [2] | 贾梅, 金荷仙, 王声菲. 园林植物挥发物及其在康复景观中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园林, 2016, 32(12):26-31. | 
| [3] | 王冰, 李慧敏, 操海群, 等. 挥发性化合物介导的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三级营养级互作机制及应用[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8):1653-1672.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1.08.007 | 
| [4] | 胡雅茹, 张燕如, 姜海燕, 等. 不同处理中间锦鸡儿引发柠条种子小蜂行为反应及其挥发物成分分析[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3, 43(2):111-120. | 
| [5] |  | 
| [6] |  | 
| [7] | doi: 10.1016/j.tplants.2012.03.012 pmid: 22503606 | 
| [8] | doi: 10.1126/science.1191634 pmid: 20798319 | 
| [9] |  | 
| [10] | doi: 10.1104/pp.103.038315 pmid: 15122016 | 
| [11] |  | 
| [12] |  | 
| [13] |  | 
| [14] |  | 
| [15] | doi: 10.1146/annurev-ento-120709-144753 pmid: 21133760 | 
| [16] |  | 
| [17] | 孙小旭, 张秀歌, 李祥, 等. 蓝桉叶片挥发物对棉铃虫产卵选择行为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 2018, 45(3):576-584. | 
| [18] |  | 
| [19] |  | 
| [20] |  | 
| [21] | doi: 10.1007/BF00994327 pmid: 24248958 | 
| [22] |  | 
| [23] |  | 
| [24] |  | 
| [25] |  | 
| [26] | 穆丹, 岂泽华, 李沁, 等. 茶树花挥发物对叶蝉三棒缨小蜂的引诱增强效应[J]. 植物学报, 2021, 56(5):559-572.  doi: 10.11983/CBB21078 | 
| [27] | 吴长兵. 荆条中吸引异色瓢虫的挥发物成分解析及田间应用[D]. 荆州: 长江大学, 2023. | 
| [28] | 张伟. 蚜虫危害植物中异色瓢虫偏好挥发物的鉴定及其嗅觉相关基因的挖掘[D]. 扬州: 扬州大学, 2018. | 
| [29] | 乔飞, 蔡志平, 苏建伟. 虫害诱导的小麦挥发物促进异色瓢虫对麦蚜的控制作用[J]. 应用昆虫学报, 2020, 57(1):189-195. | 
| [30] |  | 
| [31] | 汪晓龙. 褐飞虱为害诱导水稻挥发物对稻螟赤眼蜂的影响[D].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2023. | 
| [32] | 苏建伟, 蔡志平, 乔飞, 等. 植物源挥发物对玉米田天敌昆虫的诱集效果比较[J]. 应用昆虫学报, 2020, 57(1):196-205. | 
| [33] | doi: 10.1007/s10886-011-0047-9 pmid: 22170346 | 
| [34] |  | 
| [35] | 董耀仁, 黄绍毅. 四种虫害诱导之植物挥发性成分对天敌之诱效评估[J]. 台湾农业研究, 2016, 65(6):173-183. | 
| [36] | 曲明静, 晏方勤, 姜晓静, 等. 异色瓢虫引诱剂配方筛选及其大田引诱效果[J]. 植物保护学报, 2023, 50(3):659-667. | 
| [37] | 李婷, 王成盼, 蒋娜娜, 等. 水稻挥发物对稻虱缨小蜂的引诱效果研究[J]. 应用昆虫学报, 2018, 55(3):360-367. | 
| [38] | 晏方勤. 异色瓢虫引诱剂筛选及四种功能植物对花生田主要害虫的控制作用[D]. 荆州: 长江大学, 2023. | 
| [39] |  | 
| [40] | 张凡. 二化螟为害诱导水稻关键挥发物的释放节律及其功能分析[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021. | 
| [41] |  | 
| [42] |  | 
| [43] |  | 
| [44] | doi: 10.1111/brv.12339 pmid: 28480618 | 
| [45] | doi: 10.1146/annurev-ento-120811-153635 pmid: 23020622 | 
| [46] | doi: 10.1111/imb.12523 pmid: 30058747 | 
| [47] | 刘文彪. 保守气味受体EcorOR4介导大灰优蚜蝇雌虫识别1-辛烯-3-醇的嗅觉分子机制研究[D]. 合肥: 安徽农业大学, 2022. | 
| [48] |  | 
| [49] |  | 
| [50] |  | 
| [51] | 李易江成. 桑螟及其寄生蜂气味结合蛋白与桑叶挥发物的结合特性研究[D]. 镇江: 江苏科技大学, 2023. | 
| [52] |  | 
| [53] |  | 
| [54] | 王娟. 大草蛉嗅觉相关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功能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 
| [55] | 吴沂霞. 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取食介导下豇豆防御反应的嗅觉感受机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23. | 
| [56] |  | 
| [57] |  | 
| [58] |  | 
| [59] | 李敏, 张惟依, 张天天, 等. 一种用于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周氏啮小蜂定向行为调控剂[P].中国专利,10850430.1, 2023-09-15. | 
| [60] | 潘丽娜, 金欣, 高雯芳, 等. 一种植物源美国白蛾天敌周氏啮小蜂引诱剂[P].中国专利,10083259.1, 2022-04-22. | 
| [61] | 刘光富, 申屠旭萍, 张蓬军, 等. 一种异色瓢虫植物源引诱剂及其应用[P].中国专利,10870506.0, 2019-12-20. | 
| [62] |  | 
| [63] | 许桐, 贺密, 李涵, 等. 五种寄主植物挥发物的主要成分及华星天牛对其电生理和行为反应[J]. 植物保护学报, 2023, 50(5):1297-1309. | 
| [1] | 肖鸿勇, 王丽红, 阴长发, 黄建华, 陈洪凡, 兰波, 杨迎青. 芝麻茎点枯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119-125. | 
| [2] | 卫甜, 杨倩, 刘怀阿, 朱锦磊, 吕敏. 高地芽孢杆菌对稻瘟病的防治及促生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123-128. | 
| [3] | 魏莲, 刘虹伶, 伍兴隆, 陈河竹, 彭应力, 肖科军, 蔡鹏, 房超, 李跃建, 蒲德强. 十斑大瓢虫对豆蚜的捕食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5): 105-109. | 
| [4] | 符百文, 许炼, 郑梅霞, 朱育菁. 苏云金芽胞杆菌Cry毒素的研究现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5): 88-96. | 
| [5] | 钟锦, 潘文泽, 蒋胜兰, 杨光源, 张轲, 户艳霞, 夏振远, 陈斌. 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6): 110-119. | 
| [6] | 沈毅, 李程, 石光, 高思华, 辛治坤, 于鹏. 利用固体废弃物进行育苗基质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6): 133-143. | 
| [7] | 常长越, 贾俊超, 李朝栋. 蚯蚓堆肥特征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6): 58-65. | 
| [8] | 叶鸿雁, 赵梓含, 刘春晖, 岳士忠, 王瑞萍.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5): 81-88. | 
| [9] | 徐臻, 叶乐夫, 池阳, 甘杨广, 付雪. 桃蚜抗药性及抗性治理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5): 89-95. | 
| [10] | 张欢, 何恒果, 刘国, 余佳敏, 刘东阳, 邓全, 李思翰, 张培旭, 雍艳萍, 伍兴隆, 肖科军, 蒲德强. 3种瓢虫对西花蓟马和烟粉虱的控制能力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3): 143-147. | 
| [11] | 刘东阳, 刘国, 黎洁, 邓全, 马鹏, 陈娟, 李斌, 王勇, 江连强, 郭仕平, 伍兴隆, 李杨, 蒲德强. 温度对十斑大瓢虫产卵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1): 114-119. | 
| [12] | 胡新飒. 鱼体重金属残留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1): 139-145. | 
| [13] | 兰波, 肖苏军, 胡铭, 况虹敏, 张露, 肖鸿勇, 陈洪凡, 杨迎青, 阴长发. 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9): 133-141. | 
| [14] | 吴丽, 王永芬, 余宏伟, 丁明碧, 白亭亭, 李舒, 郑泗军. 物理诱变技术在提升有益微生物拮抗香蕉真菌病原菌方面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8): 115-124. | 
| [15] | 宋群, 韦柳利, 王增澔, 陈海鹏, 孙艳春. 粮食储藏环境对储粮害虫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1): 127-133.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