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5, Vol. 41 ›› Issue (26): 20-38.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5-0786
邸宁(), 刘亚勇, 王欢, 韩平, 秦文韬, 徐希莲, 肖达, 吴俊学, 徐庆宣, 陶燕, 张锦伟, 王甦(
)
收稿日期:
2025-07-12
修回日期:
2025-08-19
出版日期:
2025-10-12
发布日期:
2025-10-12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邸宁,女,1990年出生,河北保定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通信地址: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11号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Tel:010-65737806,E-mail:ento88@163.com。
基金资助:
DI Ning(), LIU Yayong, WANG Huan, HAN Ping, QIN Wentao, XU Xilian, XIAO Da, WU Junxue, XU Qingxuan, TAO Yan, ZHANG Jinwei, WANG Su(
)
Received:
2025-07-12
Revised:
2025-08-19
Published:
2025-10-12
Online:
2025-10-12
摘要:
本研究旨在综述设施果蔬生产中病虫害绿色防控与高效生产投入品的发展现状,以提升相关投入品技术水平。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系统评述了微生物制剂、绿色农药、天敌昆虫及授粉蜂的应用现状,重点关注其对提升果蔬产量品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研究表明,尽管各类植保投入品在种质资源发掘及单项应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进展,但其联合应用技术仍有待加强。构建以生物防治与生态调控、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科学结合的绿色综合防控体系,是设施果蔬病虫害治理的有效途径;其中,新型生物源和环境友好型投入品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其在增强作物抗性、提高肥料利用率、抑制土传病虫害及提升果蔬品质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未来研发应注重多种技术的协同集成、投入品的精准高效施用以及成本优化,以推动其规模化应用,为实现设施果蔬生产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统一提供强有力的植保科技支撑。
邸宁, 刘亚勇, 王欢, 韩平, 秦文韬, 徐希莲, 肖达, 吴俊学, 徐庆宣, 陶燕, 张锦伟, 王甦. 设施果蔬病虫害防控和高效生产投入品研发与应用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6): 20-38.
DI Ning, LIU Yayong, WANG Huan, HAN Ping, QIN Wentao, XU Xilian, XIAO Da, WU Junxue, XU Qingxuan, TAO Yan, ZHANG Jinwei, WANG Su.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dvances in Pest and Disease Control and High-Efficiency Production Inputs for Facility-Grown Fruits and Vegetables[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5, 41(26): 20-38.
[1] |
杜艳艳. 国内外设施农业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37(4):346-349.
|
[2] |
张震, 刘学瑜.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农业经济问题, 2015(5):64-70.
|
[3] |
杜睿, 杜振永.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乡村科技, 2020(20):23-25.
|
[4] |
张慧, 许宁, 曹丽茹, 等. 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研究进展[J]. 农药学学报, 2023, 25(4):769-778.
|
[5] |
|
[6] |
|
[7] |
李永华, 王欣芳, 张玮, 等. 中国和美国微生物农药登记情况比较分析[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4, 40(6):1386-1397.
doi: 10.16409/j.cnki.2095-039x.2024.02.068 |
[8] |
田丽霞, 王甦, 方锡红, 等. 传粉蜂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及挑战环境[J]. 环境昆虫学报, 2022, 44(5):1143-1153.
|
[9] |
|
[10] |
马卫华, 李立新, 申晋山, 等. 设施作物蜂授粉研究进展[J]. 山西农业科学, 2017, 45(12):2044-2048.
|
[11] |
|
[12] |
牛庆生, 阎德斌, 王志, 等. 熊蜂为温室番茄授粉效果研究[J]. 蜜蜂杂志, 2015(6):5-6.
|
[13] |
黄远, 李文海, 赵露, 等. 不同坐果方式对设施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瓜菜, 2017, 30(3):15-17.
|
[14] |
申晋山, 武文卿, 马卫华, 等. 蜜蜂授粉与喷施赤霉素对枣树坐果及品质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12, 40(12):1308-1310.
|
[15] |
孙芳娟, 查养良, 苏勃海, 等. 苹果园壁蜂授粉效果试验[J]. 西北园艺:综合, 2018(2):57-58.
|
[16] |
徐希莲, 王欢. 国内熊蜂授粉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建议[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16):199-202.
|
[17] |
|
[18] |
doi: 10.1038/s41579-020-00458-8 pmid: 33093661 |
[19] |
BELTRÁN PINEDA M E AND CASTELLANOS-ROZO J. Bacterial insecticides beyond Bacillus thuringiensis[J]. Phytopathology research, 2025, 7(1):19.
|
[20] |
|
[21] |
JOUZANIGS,
doi: 10.1007/s00253-017-8175-y pmid: 28235989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朱正阳, 邸宁, 张帆, 等. 天敌昆虫东亚小花蝽研究进展与展望[J]. 植物保护学报, 2022, 49(6):1551-1564.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严智超, 华海清, 李元喜. 赤眼蜂分子鉴定研究进展[J]. 环境昆虫学报, 2020, 42(1):13-21.
|
[35] |
段雪莹, 王祎丹, 张乃钊, 等. 捕食性天敌控害能力评价方法进展[J]. 植物保护学报, 2021, 48(2):275-288.
|
[36] |
刘树生. 天敌动物对害虫控制作用的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策略[J]. 中国生物防治, 2004(1):1-7.
|
[37] |
刘俊秀, 朱正阳, 田丽霞, 等. 东亚小花蝽携带绿僵菌防控西花蓟马和烟粉虱的效果评价[J]. 植物保护, 2023, 49(6):310-316.
|
[38] |
戈峰, 欧阳芳. 定量评价天敌控害功能的生态能学方法[J]. 应用昆虫学报, 2014, 51(1):307-313.
|
[39] |
鞠倩, 欧阳芳, 乔飞, 等. 应用肠道内含物定量评价天敌捕食作用的方法[J]. 应用昆虫学报, 2020, 57(1):218-225.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胡珊珊, 谢丹,
|
[47] |
|
[48] |
|
[49] |
陈然, 唐艳龙, 唐桦, 等. 温度对松褐天牛肿腿蜂繁殖和发育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4):114-119.
|
[50] |
胡昌雄, 段盼, 李宜儒, 等. 辣椒上西花蓟马的比例及其与南方小花蝽的种群活动规律[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6):1705-1715.
|
[51] |
|
[52] |
doi: S2214-5745(17)30045-7 pmid: 28602235 |
[53] |
|
[54] |
杨慧, 蒋皓天, 何恒果. 农药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研究进展[J]. 生物安全学报, 2020, 29(1):1-7.
|
[55] |
|
[56] |
|
[57] |
|
[58] |
DESNEUXN,
pmid: 16842032 |
[59] |
|
[60] |
|
[61] |
|
[62] |
余月书, 沈国清, 陆贻通, 等. 农药对害虫天敌的Hormesis效应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 2009, 35(5):10-13.
|
[63] |
|
[64] |
|
[65] |
doi: 10.1002/ps.3396 pmid: 23109262 |
[66] |
程高祺. 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虫嗪对异色瓢虫的亚致死效应研究[D]. 赣州: 赣南师范大学, 2024.
|
[67] |
doi: 10.1007/s10646-016-1638-6 pmid: 26922587 |
[68] |
陈学新, 杜永均, 黄健华, 等. 中国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最新进展[J]. 植物保护, 2023, 49(5):340-370.
|
[69] |
党英侨, 王小艺. 林业害虫防治的天敌昆虫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 4(1):72-85.
|
[70] |
doi: 10.1016/j.cell.2021.02.014 pmid: 33770502 |
[71] |
doi: 10.1146/annurev-ento-010715-023851 pmid: 26651543 |
[72] |
doi: 10.1146/annurev-ento-020117-043507 pmid: 29324043 |
[73] |
|
[74] |
doi: 10.1002/ps.4838 pmid: 29274122 |
[75] |
|
[76] |
|
[77] |
doi: 10.1007/s00442-017-4000-7 pmid: 29124341 |
[78] |
|
[79] |
|
[80] |
彭雪凡, 周晓通, 维尼热·买合木提, 等. 不同功能植物对棉花蚜虫及其捕食性天敌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 2024, 51(1):39-49.
|
[81] |
|
[82] |
杨泉峰, 欧阳芳, 门兴元, 等. 北方富含天敌的功能植物的发现与应用[J]. 应用昆虫学报, 2018, 55(5):6.
|
[83] |
王伟, 姚举, 李号宾, 等. 棉田周缘种植不同品种油菜诱集带增益控害效果初步研究[J]. 植物保护, 2011, 37(3):142-145.
|
[84] |
杨亚洁, 李姝, 方艳, 等. 大草蛉对不同时期芳香植物甜罗勒及其主要挥发物质的嗅觉行为反应[J]. 环境昆虫学报, 2023, 45(4):1063-1071.
|
[85] |
|
[86] |
陈泽军. 丁香罗勒挥发物对山东茶园绿盲蝽和天敌的种群调控评价[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7.
|
[87] |
doi: S1360-1385(17)30256-X pmid: 29229187 |
[88] |
|
[89] |
|
[90] |
|
[91] |
|
[92] |
pmid: 16454485 |
[93] |
doi: 10.1126/science.291.5511.2141 pmid: 11251117 |
[94] |
|
[95] |
胡军华, 王雪莲, 张耀海, 等. 巴氏新小绥螨对柑桔全爪螨处理的枳橙叶片挥发物的行为反应[J]. 应用昆虫学报, 2016, 53(1):30-39.
|
[96] |
|
[97] |
|
[98] |
|
[99] |
|
[100] |
杨芷, 路杨, 毛刚, 等. 松毛虫赤眼蜂携带球孢白僵菌防治亚洲玉米螟技术研究与应用[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36(1):52-57.
doi: 10.16409/j.cnki.2095-039x.2019.05.011 |
[101] |
陈亚丰, 王甦, 邸宁, 等. 利用功能反应模型评价球孢白僵菌对东亚小花蝽捕食二斑叶螨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1, 64(8):967-975.
|
[102] |
孙圣杰, 任爱华, 王晓祥, 等. 利用迷向散发器和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对梨树蛀果害虫的防控效果[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 37(1):102-109.
doi: 10.16409/j.cnki.2095-039x.2021.01.009 |
[103] |
|
[104] |
张舒, 黄家祥, 吕亮, 等. 两种不同杀虫原理诱虫灯对稻田靶标害虫和非靶标昆虫的诱杀效果[J].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60(22):76-78.
|
[105] |
尹园园, 翟一凡, 孙猛, 等. 天敌治虫与熊蜂授粉在设施黄瓜上的联合应用效果[J]. 北方园艺, 2018(17):64-68.
|
[106] |
王宏栋, 韩冰, 韩双, 等. 天敌治虫和熊蜂授粉技术在大棚草莓上的应用[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 37(2):370-375.
doi: 10.16409/j.cnki.2095-039x.2020.06.005 |
[107] |
doi: 10.1038/s42003-024-06027-6 pmid: 38499741 |
[1] | 杨莹, 樊丽, 杨志超, 曹鑫博, 葛菁萍. 壳寡糖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8): 83-89. |
[2] | 梁辉, 邓全, 刘国, 陈河竹, 马鹏, 李斌, 刘东阳, 余佳敏, 江连强, 蒲德强. 密度对十斑大瓢虫不同虫态生存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8): 105-110. |
[3] | 王赫. 中国光肩星天牛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0): 121-127. |
[4] | 田媛, 李靖思, 张艳华, 姜睿原. 基于CiteSpace的四照花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7): 45-53. |
[5] | 杨春林, 胡强, 席亚东, 李洪浩. 木霉β-葡聚糖酶对辣椒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对土传病害的生防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6): 134-142. |
[6] | 赵振宇, 王娅林, 徐娥, 张德顺, 邓涛, 耿艳华, 凡善意, 李蕊, 朱兴党, 张源欣, 包广辉, 陈芬, 潘义宏. 烤烟根腐病拮抗菌B10的分离鉴定及抑病促生功能验证[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6): 125-133. |
[7] | 黄菊, 邓桦, 侯月娥, 巴娟, 杨鸿. 凡纳滨对虾常见细菌性疾病及其生物防治措施[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2): 158-164. |
[8] | 卫甜, 杨倩, 刘怀阿, 朱锦磊, 吕敏. 高地芽孢杆菌对稻瘟病的防治及促生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123-128. |
[9] | 符百文, 许炼, 郑梅霞, 朱育菁. 苏云金芽胞杆菌Cry毒素的研究现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5): 88-96. |
[10] | 魏莲, 刘虹伶, 伍兴隆, 陈河竹, 彭应力, 肖科军, 蔡鹏, 房超, 李跃建, 蒲德强. 十斑大瓢虫对豆蚜的捕食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5): 105-109. |
[11] | 林接英, 崔一平, 黄峰, 牟桂萍, 岳茂峰, 宋晓兵. 柑橘黄龙病防治技术最新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6): 126-131. |
[12] | 刘虹伶, 何蓉, 余佳敏, 邓全, 刘东阳, 李思翰, 张培旭, 雍艳萍, 伍兴隆, 肖科军, 蒲德强. 氯化胆碱对七星瓢虫成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3): 150-156. |
[13] | 杨洋, 赵官涛, 王露, 王琼, 朱珍花, 张佩, 何玉娇, 赵长增. 昆虫对Bt作物的抗性机制以及治理策略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3): 141-149. |
[14] | 杨玉玲, 王灿, 屈用函, 茹瑞红, 孙宏伟, 李雪萍, 杨清松, 陶永宏. 文山地区三七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及与土壤类型的关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8): 94-101. |
[15] | 雍艳萍, 许冰燕, 刘虹伶, 李杨, 何恒果, 蒲德强. 密度对多异瓢虫幼虫生存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7): 115-12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