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迪, 施秋萍, 蒋琴杰, 唐鑫, 李黄开媚, 安丰轩, 陈恩海. 基于CiteSpace的杀虫剂对昆虫亚致死效应研究可视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135-143. |
[2] |
邵文奇, 董青君, 董玉兵, 钟平, 纪力, 陈川, 章安康. 药剂拌种对沿淮地区迟播小麦壮苗效应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22-28. |
[3] |
李如来, 冯鹏, 郑海燕, 牛忠林, 靳晓春, 吴丽丽, 蒋佰福, 姜雪琪. 苜蓿抗寒突变体生理生化及性状指标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5): 122-126. |
[4] |
廖亦龙, 柳武革, 王丰, 刘迪林, 孔乐, 李金华, 霍兴, 付崇允, 朱满山, 曾学勤. 华南晚籼杂交稻叶片SPAD值及其一般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 1-7. |
[5] |
林子航, 刘学录, 李晓兵. 平原地貌景观格局的空间幅度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2): 53-65. |
[6] |
赵轶鹏, 赵新勇, 胡婷婷, 罗景升, 王云霞. 浮萍人工培养和调控及其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2): 72-80. |
[7] |
匡志明, 王晓辉, 谢玉华, 雷梦龙, 文明辉, 谷亚娟. 综合控镉技术体系对湖南中南部地区受镉污染稻田的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1): 78-83. |
[8] |
张慎举, 张静, 郭振升, 田伟, 皇甫自起, 赵洪献. 豫东平原‘郑麦1860’不同播期播量试验的超高产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7): 14-20. |
[9] |
池艳艳, 陈炳旭, 全林发, 董易之, 徐淑, 姚琼. 氯虫苯甲酰胺防治荔枝蒂蛀虫应用潜力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6): 144-149. |
[10] |
马祥, 琚泽亮, 魏小星, 贾志锋. 聚乙烯吡咯酮对‘甘农三号’紫花苜蓿愈伤组织褐化及抗氧化物质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5): 132-136. |
[11] |
刘青松, 贾艳丽, 徐玉鹏, 肖宇, 刘桂霞, 滕霄, 屈新月, 李洪波, 阎旭东. 不同奶牛粪水还田量对苜蓿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5): 159-164. |
[12] |
靖华, 马爱平, 亢秀丽, 王裕智, 崔欢虎, 黄学芳. 基于多效唑和微喷灌量的麦茬复播谷子品质及矮化效应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6): 18-25. |
[13] |
钟玉扬, 崔纪超, 余金姜, 武小霞, 洪鼎剀, 郑建扬. 基于“3414”试验的红心甘薯新品种‘莆薯17’优化施肥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4): 9-15. |
[14] |
黄云志, 宋鹏飞, 季泽顺, 申忠, 马翔, 黄河, 余凤塘, 杨拥, 付斌, 王炽, 石剑. 不同覆膜方式对冷凉山区土壤水热效应及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3): 92-98. |
[15] |
张瑞芳, 冯云超, 尹启诗, 赵文, 羊炼. 玉米矮杆突变体DN132610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及遗传效应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3): 114-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