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22): 72-80.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632
赵轶鹏1(), 赵新勇1, 胡婷婷1, 罗景升2, 王云霞(
)
收稿日期:
2023-09-05
修回日期:
2024-04-20
出版日期:
2024-07-28
发布日期:
2024-07-28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赵轶鹏,男,1980年出生,吉林白城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水稻生理生态。通信地址: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徐海路高铁站北鲲鹏路2号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科研楼8213室,E-mail:zhaoyipeng@yeah.net。
基金资助:
ZHAO Yipeng1(), ZHAO Xinyong1, HU Tingting1, LUO Jingsheng2, WANG Yunxia(
)
Received:
2023-09-05
Revised:
2024-04-20
Published:
2024-07-28
Online:
2024-07-28
摘要:
文章介绍了浮萍的生理生态特点、发生分布规律以及自然状态下的繁殖方式;基于这些特征特性,进一步归纳了关于浮萍实验室内的制备和培养塘等规模化养殖方法的最新研究和探索,系统梳理了影响浮萍生长的环境因素,重点阐述了浮萍在稻田水体中对氨氮转化和利用的作用。在农业生态领域,还需进一步开展关于稻田浮萍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水稻间互作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在降低因伴生浮萍过快生长造成的水稻产量下降风险的同时,充分发挥浮萍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平衡效应,提升稻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赵轶鹏, 赵新勇, 胡婷婷, 罗景升, 王云霞. 浮萍人工培养和调控及其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2): 72-80.
ZHAO Yipeng, ZHAO Xinyong, HU Tingting, LUO Jingsheng, WANG Yunxia. Artificial Cultivation and Regulation of Duckweed and Its Role in Rice Field Ecosystem[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4, 40(22): 72-80.
区域 | 样本数量 | 采集环境 | 浮萍种类 | 遗传多样性 | 文献 |
---|---|---|---|---|---|
贵州 | 41 | 9个地级行政区的多处河流中,在池塘、稻田等水域未采集到 | 共3个属。多为青萍属,存在少量紫萍属和少根紫萍属 | 群体突变率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 | [ |
长江中游地区 (湖北、湖南和江西) | 112 | 水稻田、水沟、池塘、湖泊等地 | 共4个属。多为青萍属和紫萍属,其次为少根紫萍属,少量芜萍属 | 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 | [ |
吉林 | 41 | 城市周边,乡村稻田未见 | 共2个属,其中青萍属居多,紫萍属较少 | 遗传多样性较小 | [ |
广东、江苏 | 59 | — | 广东仅1属,江苏共4个属。青萍属最多,其次为多根紫萍属 | — | [ |
福建 | 119 | — | 共4个属。青萍属占比最高,其次为紫萍属,少根紫萍属和芜萍属较少 | 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群体突变率较大,闽南地区高于闽北地区 | [ |
海南 | 220 | — | 共4个属。青萍属分布最广泛,紫萍属次之 | 与海南北部比较,南部遗传多样性更高 | [ |
浙江 | 6 | — | 共2个属。青萍属多于紫萍属,芜萍属未采集 | — | [ |
江苏 | 68 | 农田、生活区和工业区 | 共4个属。青萍和紫萍属占比最高 | — | [ |
区域 | 样本数量 | 采集环境 | 浮萍种类 | 遗传多样性 | 文献 |
---|---|---|---|---|---|
贵州 | 41 | 9个地级行政区的多处河流中,在池塘、稻田等水域未采集到 | 共3个属。多为青萍属,存在少量紫萍属和少根紫萍属 | 群体突变率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 | [ |
长江中游地区 (湖北、湖南和江西) | 112 | 水稻田、水沟、池塘、湖泊等地 | 共4个属。多为青萍属和紫萍属,其次为少根紫萍属,少量芜萍属 | 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 | [ |
吉林 | 41 | 城市周边,乡村稻田未见 | 共2个属,其中青萍属居多,紫萍属较少 | 遗传多样性较小 | [ |
广东、江苏 | 59 | — | 广东仅1属,江苏共4个属。青萍属最多,其次为多根紫萍属 | — | [ |
福建 | 119 | — | 共4个属。青萍属占比最高,其次为紫萍属,少根紫萍属和芜萍属较少 | 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群体突变率较大,闽南地区高于闽北地区 | [ |
海南 | 220 | — | 共4个属。青萍属分布最广泛,紫萍属次之 | 与海南北部比较,南部遗传多样性更高 | [ |
浙江 | 6 | — | 共2个属。青萍属多于紫萍属,芜萍属未采集 | — | [ |
江苏 | 68 | 农田、生活区和工业区 | 共4个属。青萍和紫萍属占比最高 | — | [ |
组分 | Hoagland营养液/ (mg/L) | Hunter 营养液/ (mg/L) | Pirson-Seidel营养液/ (mmol/L) | Schenk & Hildebrandt营养液/ (mmol/L) | Murashige & Skoog营养液/ (mg/L) |
---|---|---|---|---|---|
CaCl2 | — | — | — | 1.36 | — |
CaCl2·2H2O | — | — | 5.46 | — | 440*1000 |
CaCO3 | — | 15 | — | — | — |
Ca(NO3)2·H2O | 543 | — | — | — | — |
CoCl2·6H2O | — | — | — | 0.42 | 0.025 |
CoSO4·7H2O | — | 0.09 | — | — | — |
CuSO4·5H2O | 0.05 | 0.39 | — | 0.8 | 0.025 |
柠檬酸铁 | — | — | 0.02 | — | — |
Fe-EDTA | — | — | — | — | — |
FeSO4·7H2O | 9.92 | 0.5 | — | — | 27.8 |
H3BO3 | 1.43 | 1 | 0.0081 | 80.86 | 6.2 |
KI | — | — | — | 6.02 | 0.83 |
KH2PO4 | — | — | 1.47 | — | 170 |
K2HPO4 | 136 | 40 | — | — | — |
KNO3 | 251 | — | 3.95 | 24.73 | 1900 |
MgSO4·7H2O | 246 | 50 | 1.21 | 1.62 | 370 |
MnCl2·4H2O | 0.93 | — | 0.0015 | — | — |
MnSO4·H2O | — | 1.54 | — | 59.17 | — |
MnSO4·4H2O | — | — | — | — | 22.3 |
Na2EDTA·2H2O | — | 2.52 | 0.049 | — | 37.3 |
Na2EDTA | 30 | 10 | — | 53.94 | — |
Na2MoO4·2H2O | 0.05 | — | — | 0.41 | 0.25 |
NH4H2PO4 | — | — | — | 2.61 | — |
NH4NO3 | — | 20 | — | — | 1650 |
ZnSO4·7H2O | 0.11 | 6.59 | — | 3.48 | 8.6 |
蔗糖 | — | — | 29.2 | — | — |
天冬酰胺 | — | — | 0.66 | — | — |
甘氨酸 | — | — | — | 26.64 | 2 |
肌醇 | — | — | — | 0.56 | 100 |
盐酸硫胺素 | — | — | — | 0.3 | 0.4 |
盐酸吡哆辛 | — | — | — | 2.43 | 0.5 |
烟酸 | — | — | — | 4.06 | 0.5 |
组分 | Hoagland营养液/ (mg/L) | Hunter 营养液/ (mg/L) | Pirson-Seidel营养液/ (mmol/L) | Schenk & Hildebrandt营养液/ (mmol/L) | Murashige & Skoog营养液/ (mg/L) |
---|---|---|---|---|---|
CaCl2 | — | — | — | 1.36 | — |
CaCl2·2H2O | — | — | 5.46 | — | 440*1000 |
CaCO3 | — | 15 | — | — | — |
Ca(NO3)2·H2O | 543 | — | — | — | — |
CoCl2·6H2O | — | — | — | 0.42 | 0.025 |
CoSO4·7H2O | — | 0.09 | — | — | — |
CuSO4·5H2O | 0.05 | 0.39 | — | 0.8 | 0.025 |
柠檬酸铁 | — | — | 0.02 | — | — |
Fe-EDTA | — | — | — | — | — |
FeSO4·7H2O | 9.92 | 0.5 | — | — | 27.8 |
H3BO3 | 1.43 | 1 | 0.0081 | 80.86 | 6.2 |
KI | — | — | — | 6.02 | 0.83 |
KH2PO4 | — | — | 1.47 | — | 170 |
K2HPO4 | 136 | 40 | — | — | — |
KNO3 | 251 | — | 3.95 | 24.73 | 1900 |
MgSO4·7H2O | 246 | 50 | 1.21 | 1.62 | 370 |
MnCl2·4H2O | 0.93 | — | 0.0015 | — | — |
MnSO4·H2O | — | 1.54 | — | 59.17 | — |
MnSO4·4H2O | — | — | — | — | 22.3 |
Na2EDTA·2H2O | — | 2.52 | 0.049 | — | 37.3 |
Na2EDTA | 30 | 10 | — | 53.94 | — |
Na2MoO4·2H2O | 0.05 | — | — | 0.41 | 0.25 |
NH4H2PO4 | — | — | — | 2.61 | — |
NH4NO3 | — | 20 | — | — | 1650 |
ZnSO4·7H2O | 0.11 | 6.59 | — | 3.48 | 8.6 |
蔗糖 | — | — | 29.2 | — | — |
天冬酰胺 | — | — | 0.66 | — | — |
甘氨酸 | — | — | — | 26.64 | 2 |
肌醇 | — | — | — | 0.56 | 100 |
盐酸硫胺素 | — | — | — | 0.3 | 0.4 |
盐酸吡哆辛 | — | — | — | 2.43 | 0.5 |
烟酸 | — | — | — | 4.06 | 0.5 |
影响因子 | 因子分类 | 浮萍种类 | 阈值 | 效应 | 文献 |
---|---|---|---|---|---|
氮 | 营养盐类 | 青萍 | 7~84 mg/L,最适浓度28 mg/L | 正 | [ |
磷 | 营养盐类 | 青萍,少根紫萍 | 青萍3~45 mg/L; 少根紫萍0.5~1.5 mg/L | 正 | [ |
乙烯合成前体(1-氨基环丙烷羧酸) 和茉莉酸 | 激素类 | 青萍 | ≥2 mg/L | 正 | [ |
醋酸钙不动杆菌 | 微生物类 | 稀脉浮萍,青萍,紫萍 | 0.25~2.00 mg/L | 正 | [ |
短小芽孢杆菌、不动杆菌和 黄褐假单胞菌 | 微生物类 | 青萍 | — | 正 | [ |
低温和脱落酸 | 激素类 | 紫萍 | 1~50 µmol/L | 负 | [ |
乙烯合成抑制剂 (氨氧乙基乙烯基甘氨酸)和脱落酸 | 激素类 | 青萍 | 0.5~10 µmol/L | 负 | [ |
3,5-二氯苯酚 | 有机污染物 | 青萍 | 2.910 mg/L | 负 | [ |
吡嘧磺隆、烟嘧磺隆和砜嘧磺隆 | 磺酰脲类除草剂 | 青萍,紫萍 | 0.01~0.204 mg/L | 负 | [ |
氟磺胺草醚 | 二苯醚类除草剂 | 青萍,紫萍,芜萍 | ≥250 g/L | 负 | [ |
双草醚 | 嘧啶水杨酸类除草剂 | 青萍,紫萍,芜萍 | ≥250 g/L | 负 | [ |
双氟磺草胺、 | 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 | 青萍,紫萍,芜萍 | ≥50 g/L | 负 | [ |
异丙隆 | 取代脲类除草剂 | 青萍,紫萍,芜萍 | ≥50 g/L | 负 | [ |
吡虫啉 | 新烟碱类杀虫剂 | 青萍 | ≥2 g/L | 负 | [ |
阿维菌素 | 十六元大环内酯杀虫剂 | 青萍 | ≥2 g/L | 负 | [ |
马拉硫磷及其水解产物 | 有机磷杀虫剂 | 青萍 | 45.5~98.0 mg/L | 负 | [ |
双酚A | 烷类化合物 | 青萍,紫萍 | 20 mg/L时为促进作用, 50 mg/L时表现为抑制效应 | 视浓度而定 | [ |
影响因子 | 因子分类 | 浮萍种类 | 阈值 | 效应 | 文献 |
---|---|---|---|---|---|
氮 | 营养盐类 | 青萍 | 7~84 mg/L,最适浓度28 mg/L | 正 | [ |
磷 | 营养盐类 | 青萍,少根紫萍 | 青萍3~45 mg/L; 少根紫萍0.5~1.5 mg/L | 正 | [ |
乙烯合成前体(1-氨基环丙烷羧酸) 和茉莉酸 | 激素类 | 青萍 | ≥2 mg/L | 正 | [ |
醋酸钙不动杆菌 | 微生物类 | 稀脉浮萍,青萍,紫萍 | 0.25~2.00 mg/L | 正 | [ |
短小芽孢杆菌、不动杆菌和 黄褐假单胞菌 | 微生物类 | 青萍 | — | 正 | [ |
低温和脱落酸 | 激素类 | 紫萍 | 1~50 µmol/L | 负 | [ |
乙烯合成抑制剂 (氨氧乙基乙烯基甘氨酸)和脱落酸 | 激素类 | 青萍 | 0.5~10 µmol/L | 负 | [ |
3,5-二氯苯酚 | 有机污染物 | 青萍 | 2.910 mg/L | 负 | [ |
吡嘧磺隆、烟嘧磺隆和砜嘧磺隆 | 磺酰脲类除草剂 | 青萍,紫萍 | 0.01~0.204 mg/L | 负 | [ |
氟磺胺草醚 | 二苯醚类除草剂 | 青萍,紫萍,芜萍 | ≥250 g/L | 负 | [ |
双草醚 | 嘧啶水杨酸类除草剂 | 青萍,紫萍,芜萍 | ≥250 g/L | 负 | [ |
双氟磺草胺、 | 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 | 青萍,紫萍,芜萍 | ≥50 g/L | 负 | [ |
异丙隆 | 取代脲类除草剂 | 青萍,紫萍,芜萍 | ≥50 g/L | 负 | [ |
吡虫啉 | 新烟碱类杀虫剂 | 青萍 | ≥2 g/L | 负 | [ |
阿维菌素 | 十六元大环内酯杀虫剂 | 青萍 | ≥2 g/L | 负 | [ |
马拉硫磷及其水解产物 | 有机磷杀虫剂 | 青萍 | 45.5~98.0 mg/L | 负 | [ |
双酚A | 烷类化合物 | 青萍,紫萍 | 20 mg/L时为促进作用, 50 mg/L时表现为抑制效应 | 视浓度而定 | [ |
[88] |
|
[89] |
|
[90] |
刘昆, 黄健, 周沈琪, 等. 穗肥施氮量对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其机制[J]. 作物学报, 2022, 48(8):2028-2040.
doi: 10.3724/SP.J.1006.2022.12068 |
[91] |
吴嘉乐, 戚文乐, 武晶晶, 等. 穗肥施用时期对优质稻产量、氮素积累及品质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23, 37(2):362-369.
doi: 10.11869/j.issn.1000-8551.2023.02.0362 |
[92] |
何令令, 孙兆惠, 杨虎. 浮萍对稻田生态中水稻的影响[J]. 南方农机, 2017, 48(11):46-51.
|
[93] |
|
[94] |
|
[95] |
杜春雷, 潘新平, 刘江善, 等. 青格达湖水域浮萍治理及水生态修复试验[J]. 智能城市, 2020, 6(19):128-129.
|
[96] |
赵贺芳. 漂浮植物与挺水植物对景观水体的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4(7):36-38.
|
[97] |
韩玉洁, 杨琳, 赵玲, 等. 浮萍植物在水体净化中的研究及展望[J]. 生物学通报, 2016, 51(6):4-7.
|
[98] |
文丽帆. 浮萍质量控制的研究[D]. 南宁: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
|
[99] |
|
[1] |
陈蕾, 成家杨, 谢靖, 等. 浮萍分布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9):297-302.
|
[2] |
|
[3] |
杨晶晶, 赵旭耀, 李高洁, 等. 浮萍的研究及应用[J]. 科学通报, 2021, 66(9):1026-1045.
|
[4] |
|
[5] |
|
[6] |
张震宇, 韩冰莹, 孙雪飘, 等. 典型温带季风地区浮萍科植物遗传多样性[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16(2):656-664.
|
[7] |
吴雪飞, 刘璐嘉, 马晗, 等. 江苏省夏季浮萍种类及其生长水环境调查[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2, 28(5):554-558.
|
[8] |
穆瑶佳. 长江中游地区浮萍遗传多样性研究及资源化初步利用[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20.
|
[9] |
|
[10] |
|
[11] |
冯丹, 谭艾娟, 吕世明, 等. 贵州省浮萍形态学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J]. 水生生物学报, 2022, 46(7):974-982.
|
[12] |
叶松建, 韩冰莹, 张家明. 福建水生植物浮萍的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38(4):682-688.
|
[13] |
|
[14] |
王敏雅, 陆菲, 毛杉杉, 等. 利用分子遗传标记分析浙江地区浮萍多样性[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31):15127-15128.
|
[15] |
李华. 主要生物因子与稻田氮、磷转化及流失的关系[D]. 杭州: 浙江大学, 2007.
|
[16] |
|
[17] |
黄猛, 许亚良,
|
[18] |
|
[19] |
赵昭, 史慧娟, 张楠, 等. 浮萍休眠体形成过程中的淀粉积累[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22):315-318.
|
[20] |
|
[21] |
|
[22] |
钱晓晴. 室内培养条件下不同基因型浮萍的生长繁殖能力比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C]. 上海, 2010:258-260.
|
[23] |
种云霄, 胡洪营, 钱易. 细脉浮萍和紫背浮萍在污水营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J]. 环境科学, 2004(6):59-64.
|
[24] |
种云霄, 胡洪营, 钱易. 环境及营养条件对稀脉浮萍和紫背浮萍氮磷含量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05(5):67-71.
|
[25] |
高晓钰, 曹特, 倪乐意, 等. 基于人工培养的浮萍快速无性繁殖营养条件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 2022, 46(7):1097-1104.
|
[26] |
岳冬雪, 杜孟盈, 皮亚宁, 等. 浮萍(青萍)的室内人工培养方法[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2(5):71-74.
|
[27] |
|
[28] |
沈广爽, 石雪芹, 朱晔荣, 等. 浮萍种群增长特性模型对比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1, 38(11):200-203.
|
[29] |
doi: 10.1016/j.biortech.2014.04.018 pmid: 24787320 |
[30] |
姜楠, 任洪艳, 阮文权, 等. 乙醇废水培养浮萍及其沼气发酵利用[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9, 38(7):122-127.
|
[31] |
|
[32] |
|
[33] |
doi: 10.1111/j.1365-294X.2010.04550.x pmid: 20456227 |
[34] |
李阳, 成家杨, 钟钰, 等. 浮萍多样性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17, 48(2):259-265.
|
[35] |
doi: 10.1016/j.carbpol.2014.04.079 pmid: 25037369 |
[36] |
周晨, 吴迪, 靳洁莉, 等. 浮萍与铜绿微囊藻共培养初探[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55(4):485-489.
|
[37] |
邓鸿杨, 傅斌, 韦杰, 等. 不同植物组合对水体氮磷的去除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10):1925-192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1059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罗浩亮. 浮萍的培养及利用[J]. 中国农垦, 1995, 4:26.
|
[45] |
刘远波. 芜萍、浮萍、紫背浮萍培植管理技术[J]. 渔业致富指南, 2017(7):26-27.
|
[46] |
刘璐嘉, 陈汉新, 周明耀, 等. 江苏地区富营养化水体浮萍修复技术应用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42(5):320-323.
|
[47] |
李朝, 吴涛, 王甜甜, 等. 人工打捞浮萍削减京杭运河徐州主城区段氮磷[J]. 环境科技, 2022, 35(3):44-47.
|
[48] |
|
[49] |
陈晓仪, 杨千叶, 赵琦. 不同光周期对浮萍生长及淀粉积累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7, 22:50-54.
|
[50] |
卿晓霞, 于玲玲, 王兆兴. 抑制浮萍生长的水动力条件试验与湖库流场数值模拟[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6, 16(5):231-236.
|
[51] |
王菁, 陈家长, 孟顺龙. 环境因素对藻类生长竞争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17):52-56.
|
[52] |
包伟, 黄勇, 李大鹏, 等. 城市景观水体中浮萍对水华的影响分析[J]. 环境工程, 2016, 34(11):55-59.
|
[53] |
于鲁冀, 李磊, 徐艳红, 等. 富营养化水体中浮萍控藻机理研究进展[J]. 水处理技术, 2020, 46(10):1-5.
|
[54] |
孔令冬, 张昱, 张洪波, 等. 昆明东大河湿地与捞鱼河湿地春秋两季浮萍根系微生物群落组成及丰度的研究[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1, 36(3):51-59.
|
[55] |
|
[56] |
孙凯文, 时佩佩, 盛海君, 等. 富营养化水体中磷浓度对不同种类浮萍生长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44(5):529-531.
|
[57] |
|
[58] |
|
[59] |
|
[60] |
姚洪伟, 舒耀皋, 汪丹. 3,5-二氯苯酚对浮萍的生长抑制效应[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48(23):113-115.
|
[61] |
蒋桂芳. 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浮萍生长抑制毒性研究[D]. 长沙: 湖南农业大学, 2018.
|
[62] |
陶园, 汤怀武, 张红艳, 等. 防治4种漂浮水生植物的化学除草剂筛选[J]. 杂草学报, 2022, 40(2):73-78.
|
[63] |
王萌, 杨叶, 吉哲蓉, 等. 吡虫啉和阿维菌素淋溶土壤对浮萍急性毒性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农药, 2017, 56(6):437-442.
|
[64] |
张文萍, 钱双双, 徐吉洋, 等. 马拉硫磷及其水解产物对圆瘤浮萍的生长抑制及氧化损伤作用[J]. 生态毒理学报, 2017, 12(4):255-263.
|
[65] |
梁杰锋. 双酚A对三种水生植物生态毒性效应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8.
|
[66] |
doi: S0960-8524(17)32056-4 pmid: 29197273 |
[67] |
高娅. 不同氮磷浓度对浮萍生长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 11:196,204.
|
[68] |
胡艳军, 胡贵祥, 赵玲芹, 等.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浸出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3, 51(1):97-104.
|
[69] |
张乐婷, 张饮江, 张曼曼, 等. 泽漆水浸液及茶皂素浸提液对浮萍的抑制效果[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4, 23(6):890-896.
|
[70] |
陈兰钗, 方扬, 靳艳玲, 等. 浮萍(Lemna aequinoctialis)干粉对Pb2+的吸附[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3, 19(6):1046-1052.
|
[71] |
李阳, 成家杨, 钟钰, 等. 2种浮萍干粉对Cd2+的吸附性能[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45(15):248-254.
|
[72] |
吴颖琳, 杨愿愿, 熊倩, 等. 浮萍在水体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22, 17(2):74-85.
|
[73] |
张雷燕, 关保华, 程寒飞, 等. 水生植物分解过程中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J]. 水生生态学杂志, 2017, 38(6):34-39.
|
[74] |
上海市检测中心, 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等. GB/T 35524—2017,化学品浮萍生长抑制试验[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7:20.
|
[75] |
|
[76] |
马永跃, 仝川, 王维奇, 等. 浮萍对福州平原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6):723-727.
|
[77] |
陈晓冬, 郭彬, 刘俊丽, 等. 浮萍对不同氮肥用量下稻田水中氮含量动态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21, 35(11):2674-2679.
doi: 10.11869/j.issn.100-8551.2021.11.2674 |
[78] |
|
[79] |
|
[80] |
|
[81] |
|
[82] |
宋蝶, 何忠虎, 董永华, 等. 沼液施用条件下添加浮萍对稻田氮素流失和Cu、Pb变化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 28(4):608-618.
|
[83] |
郭靖, 章家恩, 张春霞, 等. 利用稻田养萍诱集控制福寿螺危害的效应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 35(5):8-14.
|
[84] |
|
[85] |
|
[86] |
|
[87] |
|
[1] | 何国和, 陈海斌, 杜建军, 张伟丽, 郭丽华, 胡益波, 颜肇华, 张婧.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粤西地区水稻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1-8. |
[2] | 杨小林, 薛敏峰, 张舒, 李进波, 吕亮, 常向前, 张佑宏, 龚艳. 湖北襄阳地区水稻落粒、杆枯等不正常生长现象的解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112-118. |
[3] | 李诚, 王少希, 钱艳杰, 易展平, 严小兵. 叶面调理剂在不同镉污染程度稻田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101-106. |
[4] | 乔月, 胡诚, 万建华, 徐化林, 刘茂军, 郭卫红, 戴黎, 张春华, 邓超然.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9-15. |
[5] | 徐进, 谭建彬, 邓晓瑜, 梁锦炀, 师沛琼, 周鸿凯. 不同浓度镉处理对耐盐水稻生长及斜纹夜蛾酶活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 120-127. |
[6] | 张喜娟, 王文龙, 孟英, 唐傲, 董文军, 刘猷红, 徐英哲, 王立志, 姜树坤, 杨贤莉, 刘凯, 姜辉, 任洋, 来永才. 种植方式对寒地水稻抗倒伏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 16-25. |
[7] | 左雪倩, 谭静, 邓伟, 徐雨然, 吕莹, 张锦文, 余琴, 董维, 管俊娇, 李小林. 云南省杂交籼稻品种试验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 8-15. |
[8] | 高国良, 高发瑞, 张巧玲, 冯雯杰, 王秋云, 黄信诚. 2013—2022年黄淮稻区国审水稻品种的特征特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1): 1-11. |
[9] | 匡志明, 王晓辉, 谢玉华, 雷梦龙, 文明辉, 谷亚娟. 综合控镉技术体系对湖南中南部地区受镉污染稻田的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1): 78-83. |
[10] | 楼玲, 袁杭杰, 李丹, 沈建国, 杨文叶. 不同缓(控)释肥对水稻化肥减量增效和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0): 73-77. |
[11] | 文喜贤, 孙明珠, 刘凯丽, 罗细芽, 焦敏, 邹尚峰, 胡雨. 基于育秧机插新技术创制的中国双季稻区“稻-稻-油”三熟制模式优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0): 9-19. |
[12] | 金梅娟, 王海候, 顾俊荣, 董明辉. “稻-羊肚菌”轮作下稻田消纳羊肚菌废弃物的减氮效应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0): 92-98. |
[13] | 田维逵, 董丽英, 资鸿强, 刘树芳, 刘沛, 杨勤忠. 6个抗稻瘟病基因在云南省勐海县水稻主栽品种中的分布[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0): 130-134. |
[14] | 阚建鸾, 石吕, 韩笑, 周志宏, 苏建平, 刘建, 薛亚光. 减氮和侧深基施缓混肥对‘南粳5055’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 91-96. |
[15] | 程新杰, 施伟, 张梦龙, 岳红亮, 代金英, 胡蕾, 朱国永. 水稻垩白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 1-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