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旭锐, 胡雪芳, 孙昊, 裴海生, 邓中贤, 曹劲霞, 王士奎. 黄龙疫苗(HB-1)对番茄苗期生理特性和病害防治效果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7): 100-105. |
[2] |
赵飞, 李园莉, 杨亦扬, 李荣林, 杨建华, 马圣洲. 远红外辐射对萎凋叶氧化酶活性及红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7): 119-125. |
[3] |
耿贵, 王堽, 董寅壮, 范国凯, 於丽华, 王宇光. 高铁胁迫对甜菜幼苗生长及保护系统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1): 20-27. |
[4] |
史全萍. 高温及持续时间对华北落叶松SOD、POD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9): 33-38. |
[5] |
袁子奥,吴金红,褚延延,姜秋垚,陈 瑛. 镉离子对水丝蚓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8): 159-163. |
[6] |
杨文玲,巩 涛,刘莹莹,王继雯,李冠杰,刘 莉,甄 静,岳丹丹,慕 琦,陈国参. 铅铬胁迫对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6): 45-50. |
[7] |
王 煜,胡琬君,陈 斌,王亚男,马丹炜. 土荆芥挥发油化感胁迫对蚕豆根尖SOD和POD同工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9): 47-53. |
[8] |
廖金花,郑世刚,吴瑜. 小麦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1): 123-129. |
[9] |
史红梅,张海燕,杨 彬,张桂香. 低温胁迫对高粱幼苗MDA含量、SOD和POD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8): 74-79. |
[10] |
陈花,王建军,任建宏,王富刚. 硅肥处理对荞麦幼苗抗旱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2): 40-44. |
[11] |
闫利恒 代海芳 贺杰. 小麦春化脱春化、抗寒处理后POD活性变化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9): 99-104. |
[12] |
陈虞超,李 苗,巩 檑,宋玉霞. 外源信号物质对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POD、CAT活性及ROS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36): 128-132. |
[13] |
王冬雪 张丽莉 石瑛. 不同熟性马铃薯各生育时期功能叶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3): 124-128. |
[14] |
陈正刚 徐昌旭 朱青 崔宏浩 卢松 李剑 张德平 古雁兵. 不同类型冷浸田Fe2+对水稻生理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2): 63-70. |
[15] |
郑颖 秦红玫 黎云祥. 台湾桤木外植体褐化机理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28): 2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