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叶佩, 刘可群, 申双和, 刘凯文, 刘志雄, 邓艳君. 湖北中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风险分析及区划[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8): 110-117. |
[2] |
杨绣娟, 孙继颖, 高聚林, 乔帅帅, 于晓芳, 王志刚, 包海柱, 黄志远, 胡树平. 1959—2018年内蒙古地区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5): 106-116. |
[3] |
次旺顿珠, 杜军, 次旺, 平措桑旦. 1981—2020年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负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5): 99-105. |
[4] |
李红梅, 权文婷, 张树誉. 气候变暖对陕西中北部冬小麦返青前热量资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4): 53-61. |
[5] |
韩敏, 杨鹏武, 何雨芩, 胡雪琼, 朱勇. 阴雨寡照灾害对云南烤烟的种植风险预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4): 69-75. |
[6] |
董佳蕊. 通辽市气象因子对红薯产量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4): 75-79. |
[7] |
车可, 张谋草, 张俊林, 张红妮. 基于分期播种的庆阳市春玉米气候资源及其影响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4): 80-85. |
[8] |
张勇, 屈振江, 刘跃峰, 刘璐, 李艳莉, 潘宇鹰. 气候变化对不同产区苹果安全越冬的可能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1): 88-96. |
[9] |
王彦平, 金磊, 高健, 王志春. 气候变化对大兴安岭西麓林牧交错带木本植物物候期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0): 29-37. |
[10] |
白宇轩, 杜军, 王挺, 索朗旺堆. 2001—2020年藏东南苹果物候期变化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0): 89-96. |
[11] |
郭燕云, 王雪姣, 王森, 火勋国, 胡启瑞, 吉春容. 新疆棉花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敏感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8): 113-121. |
[12] |
李民华, 帅细强, 谢佰承, 黄安凤, 张伟. 开花期气象因子对油菜结实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6): 91-96. |
[13] |
汪和廷, 张从合, 方玉, 褚进华, 严志, 周桂香, 王林, 杨韦, 申广勒, 王慧. 中国气候变化对农作物育种策略影响探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1): 64-74. |
[14] |
李蒙, 黄玮, 周建琴, 马思源, 杨鹏武. 云南不同气候带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4): 103-111. |
[15] |
解建强, 宁松瑞, 杜佩德, 魏天兴. 朔州市干旱特征及其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6): 117-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