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鹏源, 杨庆淑, 郑肇朝, 等. 杉木壮苗定向培育技术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1,11(3):303-312.
|
[2] |
何宗明, 洪伟. 杉木壮苗定向培育措施条件优化的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2,12(3):283-289.
|
[3] |
Lukkarinen A J, Ruotsalainen S, Peltola H, et al. Annual growth rhythm of Larix sibirica and Larix gmelinii provenances in a field trial in southern Finland[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2013,28:518-532.
|
[4] |
Sheffield M C P, Gagnon J L, Jack S B, et al. Phenological patterns of mature longleaf pine (Pinus palustris Miller) under two different soil moisture regimes[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3,179:157-167.
|
[5] |
张纪卯, 陈文荣, 陈能德, 等. 峦大杉扦插生根及生长[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1,18(2):31-35.
|
[6] |
余光, 高楠, 张纪卯, 等. 人工林峦大杉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4,34(1):106-109.
|
[7] |
刘洪谔, 张若蕙, 丰晓阳, 等. 台湾珍贵针叶树种引种造林试验结果[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0,17(1):16-21.
|
[8] |
欧建德, 吴志庄. 峦大杉人工林树冠、根系生长和林木分级的早期密度效应[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8,46(12):15-19.
|
[9] |
欧建德. 造林密度对峦大杉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8,46(1):7-11.
|
[10] |
欧建德, 吴志庄, 康永武. 峦大杉与杉木人工林的生长形质、林分分化和空间利用比较[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8,46(7):7-11.
|
[11] |
欧建德, 吴志庄, 康永武. 福建省峦大杉人工林生长模拟及其数量成熟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8,46(4):18-22.
|
[12] |
刘洪谔, 张若蕙, 沈锡康, 等. 7种台湾特产珍贵树种的引种[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4,11(3):315-319.
|
[13] |
欧建德, 吴志庄, 康永武. 峦大杉树冠特征与生长形质通径分析[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8,46(11):8-11,40.
|
[14] |
欧建德, 康永武福建峦大杉苗木质量分级研究[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38(2):172-176.
|
[15] |
王益和. 台湾峦大杉两种育苗方法的比较[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20(1):107-110.
|
[16] |
张若蕙, 刘洪谔, 沈锡康, 等. 5种台湾特产针叶树种育苗试验[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3(1):105-109.
|
[17] |
刘洪谔, 张若蕙, 沈锡康, 等. 引种台湾珍贵针叶树种苗期生长观测[J]. 浙江林业科技, 1993,11(4):14-16.
|
[18] |
李峰卿, 姚甲宝, 曾平生. 光照强度和容器规格对纳塔栎1年生容器苗生长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38(3):87-92.
|
[19] |
朱仁海, 杨琪瑜, 沈文瑛. 统计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 266-283.
|
[20] |
欧建德, 吴志庄. 经营措施及地形因子与南方红豆杉杈干关系[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6,44(9):24-28.
|
[21] |
高志雄, 王新杰, 李海萍, 等. 福建地区杉木枝条基径最优模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42(9):23-27.
|
[22] |
刘兆刚, 舒扬, 李凤日. 樟子松人工林一级枝条基径和枝长模型的研究[J].植物研究,2008(2):244-248.
|
[23] |
谢惠琴, 张秀华, 赵永键, 等. 马尾松壮苗培育技术试验初报[J].福建林业科技,1995(4):89-92.
|
[24] |
秦光华, 姜岳忠, 王卫东, 等. I-69杨人工林生长进程动态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4(6):666-670.
|
[25] |
刘丹一, 李根前, 李甜江, 等. 初植密度对中国沙棘林木生长特征的影响[J]. 西部林业科学, 2012,41(6):78-83.
|
[26] |
蔡年辉, 许玉兰, 白青松, 等. 不同种群高山松1年生播种苗木生长节律及其变异[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41(5):11-15,74.
|
[27] |
庞世龙, 黄志玲, 郝海坤, 等. 大叶栎苗期生长模型及分析[J]. 林业科技开发, 2011,25(5):36-39.
|
[28] |
金雅琴, 何锐, 张纪林, 等. 乌桕1年生播种苗生长规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38(9):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