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29): 31-38.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841
聂浩1(), 李平1(
), 郎漫1, 张君岳1, 杭子轩1, 陈柏彤1, 李楠2
收稿日期:
2023-11-28
修回日期:
2024-04-19
出版日期:
2024-10-15
发布日期:
2024-10-14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聂浩,男,2000年出生,贵州铜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壤污染修复。通信地址:210044 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Tel:025-58731294,E-mail:951005008@qq.com。
基金资助:
NIE Hao1(), LI Ping1(
), LANG Man1, ZHANG Junyue1, HANG Zixuan1, CHEN Baitong1, LI Nan2
Received:
2023-11-28
Revised:
2024-04-19
Published:
2024-10-15
Online:
2024-10-14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氮磷肥配施生物炭对镉(Cd)污染农田土壤中Cd有效性的降低效果以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Cd污染农田的安全利用和氮磷肥料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Cd污染农田土壤为对象,采用青菜盆栽试验,对比研究了3种氮肥[硫酸铵(L)、尿素(N)和硝酸钙(X)]与2种磷肥[过磷酸钙(S)和钙镁磷肥(C)]配施生物炭(B)对土壤Cd有效性、青菜生长和吸收Cd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的对照处理相比,氮磷肥配施显著提高青菜生物量达28.6%~65.7%,氮磷肥配施生物炭的增产效果比单施氮磷肥处理显著提高11.9%~40.0%。硝酸钙配施过磷酸钙显著提高土壤pH 0.23个单位,其余氮磷肥处理对土壤pH无显著影响,但所有氮磷肥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比对照处理降低了16.5%~38.8%,青菜Cd含量降低了5.87%~25.0%。与单施氮磷肥处理相比,氮磷肥配施生物炭处理土壤pH有不同幅度的增加,最大增幅达0.42个单位,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则降低了5.31%~56.3%,青菜Cd含量降低了25.5%~84.8%。研究结果证实,在Cd污染农田的安全利用过程中,合理选择和施用氮磷肥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可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还能产生积极的环境效应。同时,配施生物炭能够进一步增强氮肥和磷肥对污染土壤中Cd活性的钝化作用。
聂浩, 李平, 郎漫, 张君岳, 杭子轩, 陈柏彤, 李楠. 不同氮磷肥配施生物炭对污染土壤镉有效性和青菜吸收镉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9): 31-38.
NIE Hao, LI Ping, LANG Man, ZHANG Junyue, HANG Zixuan, CHEN Baitong, LI Nan. Effects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Nitrogen, Phosphorus Fertilizers and Biochar on Cadmium Availability in Contaminated Soil and Cadmium Uptake by Pakchoi (Brassica chinensis L.)[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4, 40(29): 31-38.
处理 | 材料 | 处理 | 材料 |
---|---|---|---|
NSP | 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 | BNSP | 生物炭+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 |
NCP | 尿素+钙镁磷肥+硫酸钾 | BNCP | 生物炭+尿素+钙镁磷肥+硫酸钾 |
LSP | 硫酸铵+过磷酸钙+硫酸钾 | BLSP | 生物炭+硫酸铵+过磷酸钙+硫酸钾 |
LCP | 硫酸铵+钙镁磷肥+硫酸钾 | BLCP | 生物炭+硫酸铵+钙镁磷肥+硫酸钾 |
XSP | 硝酸钙+过磷酸钙+硫酸钾 | BXSP | 生物炭+硝酸钙+过磷酸钙+硫酸钾 |
XCP | 硝酸钙+钙镁磷肥+硫酸钾 | BXCP | 生物炭+硝酸钙+钙镁磷肥+硫酸钾 |
CK | 不施肥处理 |
处理 | 材料 | 处理 | 材料 |
---|---|---|---|
NSP | 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 | BNSP | 生物炭+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 |
NCP | 尿素+钙镁磷肥+硫酸钾 | BNCP | 生物炭+尿素+钙镁磷肥+硫酸钾 |
LSP | 硫酸铵+过磷酸钙+硫酸钾 | BLSP | 生物炭+硫酸铵+过磷酸钙+硫酸钾 |
LCP | 硫酸铵+钙镁磷肥+硫酸钾 | BLCP | 生物炭+硫酸铵+钙镁磷肥+硫酸钾 |
XSP | 硝酸钙+过磷酸钙+硫酸钾 | BXSP | 生物炭+硝酸钙+过磷酸钙+硫酸钾 |
XCP | 硝酸钙+钙镁磷肥+硫酸钾 | BXCP | 生物炭+硝酸钙+钙镁磷肥+硫酸钾 |
CK | 不施肥处理 |
[1] |
张江周, 李奕赞, 李颖, 等. 土壤健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土壤学报, 2022, 59(3):603-616.
|
[2] |
张甘霖, 吴华勇. 从问题到解决方案:土壤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 33(2):124-134.
|
[3] |
环境保护部, 国土资源部.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EB/OL]. http://www.gov.cn/foot/2014-04/17content_2661768.htm,2014-04-17.
|
[4] |
王泓博, 苟文贤, 吴玉清, 等.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进展:原理与技术[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8):2277-2288.
|
[5] |
张雨婷, 朱奇宏, 黄道友, 等. 落干过程对土壤-水稻系统镉和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23, 60(2):446-457.
|
[6] |
孙向平, 严理, 曾粮斌. 不同镉污染水平下氮肥对稻田土壤中镉迁移转化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23):318-320,328.
|
[7] |
|
[8] |
|
[9] |
|
[10] |
|
[11] |
贺京哲, 孙慧敏, 姜延吉, 等. 不同种类化肥对塿土吸附解吸铅、镉行为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 34(4):146-152.
|
[12] |
|
[13] |
王永壮, 彭文凤, 陈荣英, 等. 磷肥类型及其对土壤植物磷镉交互作用的影响[J]. 土壤与作物, 2019, 8(2):139-149.
|
[14] |
付梦雪, 吴名宇, 韩碧波, 等. 秸秆还田与生物炭配施对麦-玉轮作体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8):89-9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0-0732 |
[15] |
何大卫, 赵艳泽, 高继平, 等. 生物炭和氮肥配施对粳稻产量形成、氮肥当季效应及其后效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 27(12):2114-2124.
|
[16] |
李青山, 王德权, 杜传印, 等. 有机无机肥与生物炭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和烟叶质量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21, 52(6):1393-1401.
|
[17] |
田福, 聂金锐, 周子渝, 等. 生物炭与化肥减量配施对玉米干物质、产量及氮、磷、钾积累转运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21, 29(5):158-165.
|
[18] |
|
[19] |
|
[20] |
李平, 聂浩, 郎漫, 等. 不同氮肥配施生物炭对镉污染土壤青菜镉吸收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23, 44(8):4489-4496.
|
[21] |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224-226.
|
[22] |
|
[23] |
张鑫, 邢玥, 刘照霞, 等. 氮磷配施对苹果幼苗生长、土壤无机磷形态和磷素利用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21, 35(4):237-242.
|
[24] |
米国华, 陈范骏, 张福锁. 作物养分高效的生理基础与遗传改良[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2.
|
[25] |
朱宏斌, 王晓波, 蒋光月, 等. 不同品种磷肥运筹对砂姜黑土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30):209-21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14-1399 |
[26] |
王箫璇. 不同磷肥施用对砂姜黑土和红壤磷库转化及作物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 合肥: 安徽农业大学,2022:1-45.
|
[27] |
蔡远扬. 中国东南部酸性土壤区磷肥的施用效应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 2021:1-45.
|
[28] |
孔丝纺, 姚兴成, 张江勇, 等. 生物质炭的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4):716-723.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5.04.025 |
[29] |
李传哲, 章欢, 姚文静, 等. 生物炭配施氮肥对典型黄河故道区土壤理化性质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10):3424-3432.
doi: 10.13287/j.1001-9332.202010.028 |
[30] |
曾清如, 廖柏寒, 蒋朝辉, 等. 施用尿素引起红壤pH及铝活性的短期变化[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2):249-252.
|
[31] |
|
[32] |
曹巧滢, 詹曜玮, 丁尔全, 等. 分次施用碱性肥料对土壤pH及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2, 41(7):1483-1489.
|
[33] |
佟德利, 徐仁扣, 顾天夏. 施用尿素和硫酸铵对红壤硝化和酸化作用的影响[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2, 28(4):404-409.
|
[34] |
孙磊, 郝秀珍, 周东美, 等. 不同氮肥对污染土壤玉米生长和重金属Cu、Cd吸收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14, 22(3):137-141,147.
|
[35] |
舒冉君, 陈玉萍, 吕文英, 等. 米糠与氧化钙、过磷酸钙联用钝化Pb污染土壤[J]. 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8(2):730-736.
|
[36] |
|
[37] |
|
[38] |
|
[39] |
李任飞. 污水灌溉和氮肥施用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影响研究[D]. 兰州: 兰州交通大学, 2019:1-47.
|
[40] |
何冰, 陈莉, 邓金群, 等. 氮肥类型对东南景天生长及重金属积累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13, 44(5):797-801.
|
[41] |
罗红洁, 强毅, 郝健松. 矿区偏碱性棕壤重金属镉污染修复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2, 48(6):71-74.
|
[42] |
|
[43] |
|
[44] |
李平, 王兴祥, 郎漫, 等. 改良剂对Cu、Cd污染土壤重金属形态转化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12, 32(7):1241-1249.
|
[45] |
王义祥, 赖永翔, 叶菁, 等. 生物炭对不同镉污染土壤钝化效果和小白菜镉吸收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19, 50(3):713-718.
|
[46] |
赵莎莎, 肖广全, 陈玉成, 等. 不同施用量石灰和生物炭对稻田镉污染钝化的延续效应[J]. 水土保持学报, 2021, 35(1):334-340.
|
[47] |
柴冠群, 刘桂华, 罗沐欣键, 等.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石灰土辣椒Cd吸收累积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9):68-78.
|
[48] |
|
[49] |
|
[50] |
|
[51] |
何玉垒. 生物炭对Cd污染钝化修复稳定性及其机制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1-38.
|
[52] |
潘维, 徐茜茹, 卢琪, 等. 不同氮形态对镉胁迫下小白菜生长及镉含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4):973-982.
|
[53] |
沈皖豫, 吴旋, 蒋泽伦, 等. 施用稻壳生物炭对番茄植株中Cu和Pb含量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20, 51(5):1232-1237.
|
[1] | 李倩, 张养利, 闫苗苗, 郝双奎, 聂耸, 孙杰, 曹三潮, 王娜. 播期播量氮肥三因子对‘渭麦9号’群体结构和籽粒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25-29. |
[2] | 郑剑超, 李明, 董飞. 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和菌肥对番茄产量及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48-54. |
[3] | 杨张青, 辛银平, 赵晴, 王猛, 秦一浪, 胡峰, 李国强. 比浊法快速测定土壤中速效钾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83-88. |
[4] | 陈国安, 宋肖琴, 刘文彬, 柳丹, 叶正钱.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水稻吸收和积累镉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89-96. |
[5] | 庞英华, 顾万帆, 金鑫, 张舟娜, 金雅慧, 郑洪福. 杭州余杭径山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及肥力质量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97-105. |
[6] | 公霞, 陈猛猛, 王兆杰, 丁效东. 生物炭及改性生物炭对滨海盐渍化稻田土壤磷素淋失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57-62. |
[7] | 杨汉, 黄志谋, 瞿和平, 柴沙沙, 黎雨薇, 赵清纯, 秦晓银. 优化施肥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养分利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63-67. |
[8] | 于淑慧, 朱国梁, 牟小翎, 董浩, 史桂芳, 郑铮, 张卫建. 花生与绿肥轮作对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74-79. |
[9] | 杨庆楠, 高士军, 张何普, 徐金忠.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80-85. |
[10] | 邓博, 郭澎, 卫磊嘉, 陈上茂, 马泽, 陈丹, 毕利东. 外源添加物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91-100. |
[11] | 展文洁, 周犇, 朱林星, 王敏, 朱长太, 沈其荣, 郭世伟. 木霉生物有机肥对盐渍化土壤肥力及杭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108-117. |
[12] | 马爱平, 靖华, 亢秀丽, 赵玉坤, 崔欢虎, 黄学芳, 席吉龙. 低山丘陵区土壤肥力梯度及其指标对小麦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101-107. |
[13] | 陈睿, 崔泽远, 李志, 耿贵, 於丽华. AM真菌对连作土壤上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1-8. |
[14] | 李诚, 王少希, 钱艳杰, 易展平, 严小兵. 叶面调理剂在不同镉污染程度稻田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101-106. |
[15] | 王建伟, 李东晓, 王红光, 李浩然, 王千一, 张明哲, 李瑞奇. 中国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的固碳减排现状、影响因素及减排措施[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67-7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