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牛东玲, 王启基. 盐碱地治理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 2002(6):449-455.
|
[2] |
QADIR M, TUBEILEH A, AKHTAR J, et al. Productivity enhancement of salt-affected environments through crop diversification[J].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2008, 19(4):429-453.
|
[3] |
刘文政, 王遵亲, 熊毅. 我国盐渍土改良利用分区[J]. 土壤学报, 1978(2):101-112.
|
[4] |
俞仁培, 陈德明. 我国盐渍土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土壤通报, 1999(4):15-16,34.
|
[5] |
WANG L, SEKI K, MIYAZAKI T, et al. The causes of soil alkalinization in the Songnen Plain of Northeast China[J]. Paddy and water environment, 2009, 7(3):259-270.
|
[6] |
王遵亲, 祝寿泉, 俞仁培, 等. 中国盐渍土[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3:250-305.
|
[7] |
梁正伟, 王志春, 马红媛, 等. 利用耐逆植物改良松嫩平原高pH盐碱土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0(4):517-528.
|
[8] |
关胜超. 松嫩平原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D]. 长春: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7.
|
[9] |
QADIR M A, QURESHI R H, AHMAD N. Horizontal flushing: a promising ameliorative technology for hard saline-sodic and sodic soils[J]. Soil & tillage research, 1998, 45(1):119-131.
|
[10] |
冯君, 马秀兰, 王宇, 等. 微域内菌打盐碱化草原草甸碱土和草甸盐土土壤剖面特征[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9, 41(4):450-456.
|
[11] |
张晓梅, 王柠. 论黑龙江省盐碱地的开发与经营[J]. 知与行, 2016, 8:3.
|
[12] |
高淑梅, 周继伟. 松嫩平原盐碱土现状及改良措施[J]. 现代化农业, 2011(6):13-15.
|
[13] |
胡一, 韩霁昌, 张扬. 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综述[J]. 陕西农业科学, 2015, 61(2):67-71.
|
[14] |
刘建红. 盐碱地开发治理研究进展[J]. 山西农业科学, 2008, 36(12):51-53.
|
[15] |
王启龙. 施用聚丙烯酰胺(PAM)对盐碱土改良效果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12):48-51.
|
[16] |
陆绍娟, 王占礼. 土壤改良剂聚丙烯酰胺的研究进展[J]. 人民黄河, 2016, 38(7):73-77.
|
[17] |
杨刚, 周威宇. 生物炭对盐碱土壤理化性质、生物量及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45(16):68-72.
|
[18] |
陶蕾, 郭杰, 王广宇, 等. 复合微生物菌剂改良盐碱地的应用研究[J]. 智慧农业导刊, 2022, 2(7):20-22.
|
[19] |
吴昊, 杨万仁, 王锐.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 2022, 28(3):35-36,48.
|
[20] |
庞宁, 张雪, 刘俊清, 等. 复合微生物菌剂在苏打盐碱土改良中的应用[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24(2):290-296.
|
[21] |
李俊, 姜昕, 马鸣超, 等. 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需求与技术创新[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2):1-5.
|
[22] |
李鹏程, 苏学德, 王晶晶, 等. 腐植酸肥与菌肥配施对果园土壤性质及葡萄产量、品质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1):121-126.
|
[23] |
RHOADES J D, LOVEDAY J. Salinity in irrigated agriculture[J]. Agronomy, 1990(30):1089-1142.
|
[24] |
苗月, 杨帆, 王志春, 等. 酸性物质对苏打盐碱土改良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文版), 2023, 31(3):373-384.
|
[25] |
王碧胜, 于维水, 武雪萍, 等. 添加玉米秸秆对旱作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9):1553-1563.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9.09.007
|
[26] |
马巍, 王鸿斌, 赵兰坡. 不同硫酸铝施用条件下对苏打盐碱地水稻吸肥规律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12):31-35.
|
[27] |
李茜, 孙兆军, 秦萍, 等. 燃煤烟气脱硫废弃物和糠醛渣对盐碱土的改良效应[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4):70-73.
|
[28] |
孟宪民, 马学慧, 崔保山. 泥炭资源农业利用现状与前景[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2, 21(3):187-191.
|
[29] |
BIGELOW C A, BOW MAN D C, CASSEL D K. Nitrogen leaching inin sand based rootzones amended with inorganic soil amendments and sphagnum peat[J]. J.Am.soc.hortic.sci. 2001(1):151-156.
|
[30] |
张学才, 张德祥. 我国的腐殖酸资源及其工农业应用[J]. 中国煤炭, 2000, 26(12):13-17.
|
[31] |
宋轩, 曾德慧, 林鹤鸣, 等. 草炭和风化煤对水稻根系活力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12(6):867-871.
|
[32] |
刘睿, 王正银, 朱洪霞. 中国有机肥料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23):310-313.
|
[33] |
徐志辉, 许孟达, 冶瑞, 等. 我国绿肥种植及应用现状分析[J]. 新疆农机化, 2024(1):11-15.
|
[34] |
仝少伟, 时连辉, 刘登民, 等. 不同有机废弃物堆肥对土壤有机碳库及酶活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3, 27(3):253-258.
|
[35] |
刘维涛, 周启星. 不同土壤改良剂及其组合对降低大白菜镉和铅含量的作用[J].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9):1846-1853.
|
[36] |
沈其荣, 沈振国, 史瑞和. 有机肥氮素的矿化特征及与其化学组成的关系[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2, 15(1):59-64.
|
[37] |
李冬, 陈蕾, 夏阳, 等. 生物炭改良剂对小白菜生长及低质土壤氮磷利用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4(9):2384-2391.
|
[38] |
陈晓旋, 黄晓婷, 陈优阳, 等. 炉渣与生物炭配施对福州平原稻田土壤团聚体及碳、氮分布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8(5):1989-1998.
|
[39] |
刘鸿骄, 侯亚红, 王磊. 秸秆生物炭还田对围垦盐碱土壤的低碳化改良[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 1(37):75-80.
|
[40] |
李江舟, 代快, 张立猛, 等. 施用生物炭对云南烟区红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6):2114-2120.
|
[41] |
刘淼, 王志春, 陈福, 等. 生物炭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进展[J]. 水土保持学报, 2021, 35(3):1-8.
|
[42] |
赖羽寒. 施用PAM对天津滨海吹填土改良效果的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 2014.
|
[43] |
耿玉辉, 李万辉, 张葛, 等. 土壤改良剂CLS对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的改良效果[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8, 30(1):56-58.
|
[44] |
张美娟, 王冰, 黄升财, 等. 糠醛渣改良土壤增强苕子对盐碱土的适应性[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6):115-117.
|
[45] |
谭延肖, 韩梅梅, 郑现和, 等. 醋渣覆盖对德州地区盐渍土理化性质和樱桃幼苗地上部生长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 2023, 27(1):73-75,80.
|
[46] |
齐光耀, 张书菡, 孙建平, 等. 大球盖菇菌渣对盐碱土区林地土壤的改良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22, 54(1):104-110.
|
[47] |
朱诗君, 王丽丽, 金树权, 等. 生物有机肥和菌剂对土壤肥力及草莓生长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1):36-4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869
|
[48] |
秦广杰. 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探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8):112-113.
|
[49] |
赵晓宇, 孟利强, 沙长青. 生防菌防治土传真菌病害现状及抗性物质的研究进展[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3(5):95-96.
|
[50] |
朱将伟. 微生物及其相关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探讨[J]. 绿色科技, 2020(24):231-232.
|
[51] |
张晓丽, 王国丽, 常芳弟, 等. 生物菌剂对根际盐碱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22, 31(10):1984-1992.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2.10.006
|
[52] |
张国言. 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株筛选及其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堆肥中的应用研究[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23.
|
[53] |
陈盖. 我国盐碱土改良剂的研究与展望[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0, 18(3):1-3.
|
[54] |
赵秋, 高贤彪, 宁晓光, 等. 适用于滨海盐碱地改良剂的应用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23(3):107-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