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竺可桢, 宛敏谓. 物候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3:77-79.
|
[2] |
张福春. 气候变化对中国木本植物物候的可能影响[J]. 地理学报, 1995(5):402-410.
doi: 10.11821/xb199505003
|
[3] |
彭少麟, 刘强. 森林凋落物动态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J]. 生态学报, 2002, 22(9):1534-1544.
|
[4] |
柳晶, 郑有飞, 赵国强, 等. 郑州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生态学报, 2007, 27(4):1471-1479.
|
[5] |
刘中新, 朱慧丽, 李建平, 等. 龟峰山古杜鹃花期滚动预报方法探讨[J]. 气象科技, 2016, 44(1):130-135.
|
[6] |
赵年武, 郭连云. 贵德县梨树花期冻害特征及冻害年型预测[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34):186-191.
|
[7] |
张爱英, 王焕炯, 戴军虎, 等. 物候模型在北京观赏植物开花期预测中的适用性[J]. 应用气象学报, 2014, 25(4):43-492.
|
[8] |
刘佼, 韩照全, 陈曲, 等. 南京市樱花始花期预报方法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22, 34(12):65-71.
|
[9] |
杨艳玲, 潘存良, 陈艳丽, 等. 哈密绿洲杏花始花期变化特征及预报方法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4):105-10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941
|
[10] |
刘红, 党晓东, 都全胜, 等. 安塞山地苹果初花期预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0)99-10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110016
|
[11] |
赵洪杰, 闫景东, 陈广瑞, 等. 积温对比法在鸭梨始花期预报中的应用[J]. 气象科技, 2019, 47(5):872-878.
|
[12] |
刘少荣, 胡勇, 沈茜, 等. 西南冷凉高地苹果始花期预报方法研究[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1, 40(4):69-76.
|
[13] |
刘璐, 王景红, 傅玮东, 等. 中国北方主产地苹果始花期与气候要素的关系[J]. 中国农业气象, 2020, 41(1):51-60.
|
[14] |
舒斯, 肖玫, 陈正洪, 等. 樱花始花期预报方法[J]. 生态学报, 2018, 38(2):405-411.
|
[15] |
雷宇, 刘延莉, 张宏利, 等. 小时尺度积温在灞桥樱桃始花期预报中的应用[J]. 乡村科技, 2022, 13(8):70-72.
|
[16] |
任国玉, 郭军, 徐铭志, 等. 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 气象学报, 2005, 63(6):942-956.
|
[17] |
蒋菊芳, 王鹤龄, 魏育国, 等. 河西走廊东部不同类型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4):543-549.
|
[18] |
王建英, 韩相斌, 王超, 等. 豫东北主要农作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9, 32(1):43-46.
|
[19] |
袁沫汐, 文佐时, 何利杰, 等. 中国温带草地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对总初级生产力的贡献[J]. 生态学报, 2024, 44(1):354-376.
|
[20] |
邢小艺, 董丽, 范舒欣, 等. 北京园林树木物候的年代际变化—多物候阶段的树种响应[J]. 园林, 2023, 40(8):21-31.
|
[21] |
郝传静, 冯春玲, 高兴昆, 等. 玫瑰花花期预报方法[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23):217-220.
|
[22] |
冀弈儒, 张建云, 郝伟明, 等. 基于标本信息探究京津冀药用植物花期对气温变化的响应[J]. 山东农业科学, 2023, 55(7):66-72.
|
[23] |
刘亚辰, 王焕炯, 戴君虎, 等. 物候学方法在历史气候变化重建中的应用[J]. 地理研究, 2014, 33(4):603-613.
doi: 10.11821/dlyj201404001
|
[24] |
中国气象局.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3: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