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5, Vol. 41 ›› Issue (7): 15-21.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516
赵娜1(), 李国清1, 李国瑜1, 丛新军1(
), 张继波2, 徐慧媛1
收稿日期:
2024-08-13
修回日期:
2024-12-17
出版日期:
2025-03-05
发布日期:
2025-03-03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赵娜,女,1990年出生,山东滨州人,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杂粮作物的栽培与育种工作。通信地址: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唐王大街316号 泰安市农业科学院,Tel:0538-8503377,E-mail:2226335042@qq.com。
基金资助:
ZHAO Na1(), LI Guoqing1, LI Guoyu1, CONG Xinjun1(
), ZHANG Jibo2, XU Huiyuan1
Received:
2024-08-13
Revised:
2024-12-17
Published:
2025-03-05
Online:
2025-03-03
摘要:
为探讨不同绿肥/谷子轮作对谷子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设置毛叶苕子、油菜、二月兰3种北方常用绿肥与谷子轮作,以冬闲田为对照(CK),研究绿肥翻压前(T1)、翻压30 d(T2)、翻压60 d(T3) 3个不同时期耕层土壤的全氮、磷、钾、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pH的影响,并测定不同处理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时期土壤全氮、磷、钾、速效磷、有效钾、有机质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T3时期达到最低值,各处理pH均在T2时期达到最低,表明3种绿肥均能培肥地力。与CK相比,3种绿肥处理均能增加谷子株高、穗长、穗粗及出米率,但不同绿肥作用效果不同。3种绿肥翻压处理均能提高谷子产量,增幅范围为22.56%~65.34%。3种绿肥对土壤养分及后茬谷子的产量综合影响表现为油菜>毛叶苕子>二月兰。在本试验条件下油菜更适宜与谷子进行轮作种植。
赵娜, 李国清, 李国瑜, 丛新军, 张继波, 徐慧媛. 绿肥轮作对谷子农艺性状、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7): 15-21.
ZHAO Na, LI Guoqing, LI Guoyu, CONG Xinjun, ZHANG Jibo, XU Huiyuan. Effects of Green Fertilizer Rotation on Agronomic Traits, Yield and Soil Nutrients of Millet[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5, 41(7): 15-21.
处理 | 株高/cm | 穗长/cm | 穗粗/cm | 鲜重/干重/% | 出米率/% |
---|---|---|---|---|---|
CV | 139.92±2.62ab | 20.24±0.85b | 2.45±0.28a | 137.6±27.07a | 74.90±0.21b |
CB | 143.77±4.00b | 18.81±0.29ab | 2.28±0.17a | 145.32±6.20a | 77.84±1.14c |
CO | 141.88±5.77ab | 19.33±1.14b | 2.58±0.30a | 161.67±13.89a | 74.65±1.07b |
CK | 135.21±2.80a | 17.35±0.81a | 2.27±0.17a | 142.74±5.87a | 72.25±0.12a |
处理 | 株高/cm | 穗长/cm | 穗粗/cm | 鲜重/干重/% | 出米率/% |
---|---|---|---|---|---|
CV | 139.92±2.62ab | 20.24±0.85b | 2.45±0.28a | 137.6±27.07a | 74.90±0.21b |
CB | 143.77±4.00b | 18.81±0.29ab | 2.28±0.17a | 145.32±6.20a | 77.84±1.14c |
CO | 141.88±5.77ab | 19.33±1.14b | 2.58±0.30a | 161.67±13.89a | 74.65±1.07b |
CK | 135.21±2.80a | 17.35±0.81a | 2.27±0.17a | 142.74±5.87a | 72.25±0.12a |
处理 | 单穗重/g | 单穗粒重/g | 千粒重/g | 产量/(kg/hm2) |
---|---|---|---|---|
CV | 26.26±3.00b | 22.13±2.90b | 2.68±0.03ab | 4971.75±22.38ab |
CB | 19.11±0.50a | 15.86±2.60ab | 2.89±0.04c | 6707.40±102.12b |
CO | 20.00±1.31ab | 15.57±1.03ab | 2.63±0.05a | 5321.10±57.05ab |
CK | 18.74±3.20a | 12.61±5.01a | 2.78±0.2b | 4056.75±90.79a |
处理 | 单穗重/g | 单穗粒重/g | 千粒重/g | 产量/(kg/hm2) |
---|---|---|---|---|
CV | 26.26±3.00b | 22.13±2.90b | 2.68±0.03ab | 4971.75±22.38ab |
CB | 19.11±0.50a | 15.86±2.60ab | 2.89±0.04c | 6707.40±102.12b |
CO | 20.00±1.31ab | 15.57±1.03ab | 2.63±0.05a | 5321.10±57.05ab |
CK | 18.74±3.20a | 12.61±5.01a | 2.78±0.2b | 4056.75±90.79a |
全氮 | 全磷 | 全钾 | 有效磷 | 速效钾 | 有机质含量 | pH | 株高 | 穗长 | 穗粗 | 植株鲜干比 | 出米率 | 单穗重 | 单穗粒重 | 产量 | 千粒重 | |
---|---|---|---|---|---|---|---|---|---|---|---|---|---|---|---|---|
全氮 | 1.00 | |||||||||||||||
全磷 | 0.53 | 1.00 | ||||||||||||||
全钾 | -0.81* | -0.41 | 1.00 | |||||||||||||
有效磷 | -0.33 | 0.04 | 0.75* | 1.00 | ||||||||||||
速效钾 | -0.78* | -0.59 | 0.41 | -0.25 | 1.00 | |||||||||||
有机质含量 | 0.69 | 0.49 | -0.65 | -0.12 | -0.80* | 1.00 | ||||||||||
pH | 0.73* | 0.32 | -0.97** | -0.78* | -0.37 | 0.69 | 1.00 | |||||||||
株高 | 0.40 | 0.46 | -0.22 | -0.05 | -0.48 | 0.20 | 0.25 | 1.00 | ||||||||
穗长 | 0.24 | 0.30 | -0.63 | -0.68 | -0.04 | 0.34 | 0.69 | 0.48 | 1.00 | |||||||
穗粗 | -0.15 | 0.15 | -0.31 | -0.65 | 0.40 | -0.01 | 0.40 | 0.18 | 0.82* | 1.00 | ||||||
植株鲜干比 | -0.60 | 0.25 | 0.45 | 0.28 | 0.35 | -0.21 | -0.37 | -0.08 | -0.01 | 0.32 | 1.00 | |||||
出米率 | 0.60 | 0.68 | -0.44 | 0.04 | -0.82* | 0.73* | 0.48 | 0.79* | 0.49 | 0.09 | -0.04 | 1.00 | ||||
单穗重 | 0.39 | 0.11 | -0.82* | -0.96** | 0.09 | 0.31 | 0.86** | 0.15 | 0.83** | 0.73* | -0.24 | 0.17 | 1.00 | |||
单穗粒重 | 0.50 | 0.20 | -0.82* | -0.80* | -0.20 | 0.58 | 0.90** | 0.32 | 0.87** | 0.67 | -0.28 | 0.46 | 0.91** | 1.00 | ||
产量 | 0.47 | 0.66 | -0.35 | 0.17 | -0.77* | 0.64 | 0.34 | 0.68 | 0.44 | -0.02 | 0.00 | 0.91** | 0.06 | 0.29 | 1.00 | |
千粒重 | 0.57 | 0.55 | -0.02 | 0.55 | -0.78* | 0.33 | -0.11 | 0.31 | -0.43 | -0.66 | -0.25 | 0.45 | -0.50 | -0.33 | 0.42 | 1.00 |
全氮 | 全磷 | 全钾 | 有效磷 | 速效钾 | 有机质含量 | pH | 株高 | 穗长 | 穗粗 | 植株鲜干比 | 出米率 | 单穗重 | 单穗粒重 | 产量 | 千粒重 | |
---|---|---|---|---|---|---|---|---|---|---|---|---|---|---|---|---|
全氮 | 1.00 | |||||||||||||||
全磷 | 0.53 | 1.00 | ||||||||||||||
全钾 | -0.81* | -0.41 | 1.00 | |||||||||||||
有效磷 | -0.33 | 0.04 | 0.75* | 1.00 | ||||||||||||
速效钾 | -0.78* | -0.59 | 0.41 | -0.25 | 1.00 | |||||||||||
有机质含量 | 0.69 | 0.49 | -0.65 | -0.12 | -0.80* | 1.00 | ||||||||||
pH | 0.73* | 0.32 | -0.97** | -0.78* | -0.37 | 0.69 | 1.00 | |||||||||
株高 | 0.40 | 0.46 | -0.22 | -0.05 | -0.48 | 0.20 | 0.25 | 1.00 | ||||||||
穗长 | 0.24 | 0.30 | -0.63 | -0.68 | -0.04 | 0.34 | 0.69 | 0.48 | 1.00 | |||||||
穗粗 | -0.15 | 0.15 | -0.31 | -0.65 | 0.40 | -0.01 | 0.40 | 0.18 | 0.82* | 1.00 | ||||||
植株鲜干比 | -0.60 | 0.25 | 0.45 | 0.28 | 0.35 | -0.21 | -0.37 | -0.08 | -0.01 | 0.32 | 1.00 | |||||
出米率 | 0.60 | 0.68 | -0.44 | 0.04 | -0.82* | 0.73* | 0.48 | 0.79* | 0.49 | 0.09 | -0.04 | 1.00 | ||||
单穗重 | 0.39 | 0.11 | -0.82* | -0.96** | 0.09 | 0.31 | 0.86** | 0.15 | 0.83** | 0.73* | -0.24 | 0.17 | 1.00 | |||
单穗粒重 | 0.50 | 0.20 | -0.82* | -0.80* | -0.20 | 0.58 | 0.90** | 0.32 | 0.87** | 0.67 | -0.28 | 0.46 | 0.91** | 1.00 | ||
产量 | 0.47 | 0.66 | -0.35 | 0.17 | -0.77* | 0.64 | 0.34 | 0.68 | 0.44 | -0.02 | 0.00 | 0.91** | 0.06 | 0.29 | 1.00 | |
千粒重 | 0.57 | 0.55 | -0.02 | 0.55 | -0.78* | 0.33 | -0.11 | 0.31 | -0.43 | -0.66 | -0.25 | 0.45 | -0.50 | -0.33 | 0.42 | 1.00 |
[1] |
武翠卿, 孙静鑫, 郭平毅, 等. 农艺措施对谷子产量及抗倒伏力学性能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6):1127-1142.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1.06.005 |
[2] |
李国瑜, 丛新军, 李国清, 等. 谷子播期对谷子/花生间作系统生产力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22, 36(5):1008-1016.
doi: 10.11869/j.issn.100-8551.2022.05.1008 |
[3] |
李国清, 李国瑜, 丛新军, 等. 谷子花生间作错期播种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22, 12(3):6-10.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0-0182 |
[4] |
李国清, 李国瑜, 丛新军, 等. 鲁中丘陵区谷子发展现状与展望[J].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21(2):692-696.
|
[5] |
李国瑜, 丛新军, 李国清. 播期对金选6号谷子植株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21, 53(3):36-40.
|
[6] |
郭之瑶. 绿肥油菜与氮肥配施对谷子生长、氮素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D]. 太谷: 山西农业大学, 2022.
|
[7] |
高贞攀, 郭平毅, 原向阳, 等. 苯磺隆和单嘧磺隆对张杂谷10号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5, 20(6):36-45.
|
[8] |
张丽光, 张伟莉, 赵丽, 等. 苄嘧磺隆对谷子的安全性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9, 28(11):1769-1777.
|
[9] |
邱风仓, 冯小磊. 我国谷子杂优利用回顾、现状与发展方向[J]. 中国种业, 2013(3):11-12.
|
[10] |
张雪峰. 中国谷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哈尔滨: 东北农业大学, 2013.
|
[11] |
王东海, 韩涛, 李绍立, 等. 谷子轮作倒茬[J]. 河北农业, 2009(3):12.
|
[12] |
李万红, 闫巧凤. 谷子—二月兰绿肥种植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9):96.
|
[13] |
杨叶华, 张松, 王帅, 等. 中国不同区域常见绿肥产量和养分含量特征及替代氮肥潜力评估[J]. 草业学报, 2020, 29(6):39-55.
doi: 10.11686/cyxb2019397 |
[14] |
宁万军, 张强, 黄闽敏, 等. 绿肥间作翻压处理对新新2号核桃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果树学报, 2022, 39(11):2124-2132.
|
[15] |
|
[16] |
陈子英, 孙小凤, 韩梅, 等. 国内外绿肥研究进展[J]. 青海农林科技, 2020(3):54-58.
|
[17] |
张志强, 王晓宇, 王黎梅, 等. 不同牧草品种用作绿肥对盐碱地土壤养分的影响[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0, 41(3):35-41.
|
[18] |
首鹏云. 浅析绿肥种植对土壤效应的影响[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 24(8):97-98.
|
[19] |
|
[20] |
王秀领, 闫旭东, 徐玉鹏. 覆盖大豆绿肥腐解规律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2(5):57-60.
|
[21] |
谭英爱, 赵秋, 田秀平, 等. 冬绿肥覆盖翻压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49(5):81-87.
|
[22] |
景宇鹏, 张建中, 李秀萍, 等. 种植绿肥作物对河套灌区盐碱土改良效果研究[J]. 北方农业学报, 2019, 47(6):42-46.
doi: 10.3969/j.issn.2096-1197.2019.06.07 |
[23] |
王丹英, 彭建, 徐春梅, 等. 油菜作绿肥还田的培肥效应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26(1):85-91.
|
[24] |
李杨辉, 张朝阳, 席琳乔, 等. 苹果园间作苜蓿绿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0, 32(3):72-79.
|
[25] |
宁诗琪, 蒋如, 李治模, 等. 三种绿肥对烤烟产质量及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4(4):128-135.
|
[26] |
刘小粉, 贺小思, 易柏宁, 等. 有机肥绿肥配施对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5):147-151.
|
[27] |
杨剑虹. 土壤农化分析与环境监测[M]. 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8.
|
[28] |
周志明, 张立平, 曹卫东, 等. 冬绿肥-春玉米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生态环境学报, 2016, 25(4):597-604.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6.04.008 |
[29] |
刘佳, 张杰, 徐昌旭, 等. 二月兰不同翻压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 32(1):123-127.
|
[30] |
杨叶华. 绿肥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及其释放特征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20.
|
[31] |
朱吉风, 蒋美艳, 周熙荣, 等. 不同绿肥作物的腐解特性及氮磷钾释放规律[J]. 上海农业学报, 2022, 38(2):1-5.
|
[32] |
魏全全, 张萌, 陈龙, 等. 黄壤旱地豆科绿肥养分释放特征[J]. 草业科学, 2021, 38(1):63-69.
|
[33] |
冯瑜, 陈华, 付利波, 等. 利用绿肥提高云南抚仙湖径流区烟田土壤养分和烤烟品质[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3, 29(11):2083-2094.
|
[34] |
刘冲, 邢锦城, 魏福友, 等. 黄河故道地区绿肥种植及翻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 2020(1):45-48.
|
[35] |
朱亚琼, 简大为, 郑伟, 等. 不同种植模式下豆科绿肥对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20, 37(5):889-900.
|
[36] |
刘慧. 油菜绿肥还田对盐碱土壤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D]. 石河子: 石河子大学, 2020.
|
[37] |
周泽弘, 梁琴, 全紫曼, 等. 翻压山黧豆绿肥与氮肥减施对水稻生长及其养分吸收与产量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21, 41(11):1962-1970.
|
[38] |
刘哲辉. 油菜根茬对后作玉米的增产作用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
|
[39] |
|
[1] | 莫俊杰, 郑嘉成, 蔡继葳, 刘嘉威, 冯永成. 基于收获指数的水稻单株选择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7): 1-8. |
[2] | 李腊平, 李效珍, 杨淑华, 岳新丽, 孙梦霞, 杨春仓. 防草布应用对大同黄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7): 107-114. |
[3] | 苏丹, 王子诚, 贾俊英, 孙德智, 李志军, 郭园, 庄得凤. 水分调控对北苍术生长特性及药材产量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7): 75-83. |
[4] | 李梦寒, 胡文平, 董鑫, 普布桑珠, 宗巴吉. 种植密度和收获时期对林芝市粮饲通用型玉米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7): 9-14. |
[5] | 邓艺璇, 李振山, 黄瑞寅, 刘兰, 蓝军, 杨天乐, 丁效东, 樊苗苗, 王军. 广东南雄烟区箭筈豌豆不同翻压量下腐解速率及养分变化特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7): 93-99. |
[6] | 陶媛, 何亚玲, 张倩, 孙倩, 刘永亮, 李前荣. 调整播期对宁夏春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6): 10-21. |
[7] | 范华, 程敦公, 刘建军, 刘爱峰. 不同筋力小麦品种混播的理化品质特性变化及对面包面条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6): 148-152. |
[8] | 汪扬媚, 刘言, 冯奎, 董红平, 刘绍文, 杨勇, 张荣, 何莲. 川西高原不同马铃薯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6): 29-37. |
[9] | 秦华伟, 陈路路, 田昌庚, 刘尚刚, 张文, 孙哲. 不同有机肥对紫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6): 60-64. |
[10] | 黄婉莉, 张冬敏, 符喜喜, 陈心怡, 张朝坤, 郑诚乐. 砧木种类对‘红香1号’番石榴生长和果实产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6): 73-79. |
[11] | 王铭铰, 毛瑞清, 旷娜, 陈玉梅, 邹丹, 张明, 肖芳曦, 刘桂. 水稻镉吸收及调控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6): 94-99. |
[12] | 赵芳, 高运青, 高韶斌, 郑丽珍, 李姝彤, 尚启兵, 徐东旭, 关翔宇. 河北省绿豆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5): 23-29. |
[13] | 孙广涛, 包桂荣, 邰继承, 萨如拉, 刘乃嘉, 于淼, 李安宁. 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及土壤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5): 7-12. |
[14] | 刘玉琦, 刘桂华, 张婷, 代东明, 张宏宇, 薛鹏, 张东旭, 澈乐木格, 美英. 畜禽养殖粪肥对农田系统氮素收支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5): 84-94. |
[15] | 赵国珍, 刘慰华, 刘似玉, 董林波, 李林东, 陈于敏. 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云粳37号’的稳定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5): 1-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