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董佳蕊. 通辽市气象因子对红薯产量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4): 75-79. |
[2] |
苏利军, 潘耀婷. 呼和浩特地区不同类型日光温室光热性能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 106-118. |
[3] |
袁雷, 周刊社, 张东东. 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植被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3): 127-134. |
[4] |
汪和廷, 张从合, 方玉, 褚进华, 严志, 周桂香, 王林, 杨韦, 申广勒, 王慧. 中国气候变化对农作物育种策略影响探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1): 64-74. |
[5] |
朱晓翠, 郑健, 陈妙金, 沈艳, 李军, 岳俗甲, 杨怡曼. 基于小时气温资料的桃树需冷量和需热量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1): 84-88. |
[6] |
宫丽娟, 王萍, 姜蓝齐, 李秀芬, 赵慧颖. 高寒区大豆适宜播种期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5): 57-64. |
[7] |
王子豪, 柳荦, 唐安琪, 买占海, 王金泉, 胡燕. 伊犁马长途运输应激血液生理、生化及激素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5): 96-103. |
[8] |
何芬, 侯永, 李恺, 魏晓明, 刘雅青. 基于碳晶电热膜的温室育苗保温加温系统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4): 85-90. |
[9] |
白玛仁增, 德吉央宗, 索朗央金, 拉巴, 张鑫磊, 顿玉多吉, 扎西欧珠. 基于卫星遥感和自动气象站数据反演稻田气温——以安徽省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 88-95. |
[10] |
吴昊旻, 姜燕敏. ERA20C资料探究1900—2010年浙江省气温变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8): 73-79. |
[11] |
饶莉娟, 王健林, 张星. 不同插值方法对精细化预报产品在青岛地区的检验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2): 100-108. |
[12] |
黄金颖, 卢姝, 袁淑杰, 金海东, 赵然, 孙小林. 蓟州区核桃树主要物候期农业气象灾害区划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6): 93-105. |
[13] |
刘红, 党晓东, 都全胜, 马润年, 白石轮.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日光温室内气温预测模型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5): 95-100. |
[14] |
廖要明, 黄大鹏. 雄安新区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3): 99-105. |
[15] |
扎西欧珠, 边多, 次珍, 白玛央宗, 牛晓俊, 普布次仁. 基于MODIS遥感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的藏北高原地表温度变化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0): 136-142. |